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第六章 沙家店




  无定河两岸,听不见往日上灯时光的牛羊叫唤,听不见孩子们的吵闹声,也听不见成年人高唱“信天游”小调;倒是,吧叭吧叭的枪声响了个不歇气!
  黑夜和战争一块儿来到无定河两岸!
  八月十五日夜里十二点钟前后,在镇川堡北边一条山沟中的窑洞里,一位纵队司令员照着蜡烛注视着作战地图。他清楚:我军在西北战场上立刻要从防御转入反攻了,可是在这迈进反攻的第一步的时候,西北战局演变得格外复杂和艰险。
  司令员把蜡烛放在身边的窗台上,来回轻轻地走着、筹思着。他两天两夜没合眼了,眼里网着红丝,眼皮有点发皱。他的脸瘦岩岩的越发黄了。
  司令员身边的一个参谋靠墙站着,头微微低着睡熟了。
  司令员又端起蜡烛,眼睛紧张地在地图上转动。
  旅长陈兴允和旅政治委员杨克文走进来,一声不吭地站在司令员身后。陈旅长推起帽子,用左手轻轻地搔后脑壳。杨克文盯着窑洞的角落在紧张地思量什么。他俩,口干舌燥,又疲劳又焦急。他俩把指战员激愤和焦灼的情绪全给带来了。这窑洞刚才还是很清静的,目下却充满着一种捉摸不定的闷气。原来,胡匪整骗三十六师(军),顺长城增援榆林,很快地进了榆林城,而且又马不停蹄地从榆林南下,准备打击我军。
  西北野战军从榆林城郊撤退以后,就准备在榆林城南四十里的归德堡附近,消灭从榆林南下的三十六师,但是敌人滑得像泥鳅一样,一溜就钻入鱼河堡,我军没有捞住敌人。昨晚间,部队翻山过岭又运动了一夜,准备在鱼河堡到镇川堡中间的公路上,消灭西北战场上骄横一时的三十六师,可是又没捞住战斗的机会。
  西北野战军从八月初向榆林前线开进,到今天整整十五昼夜了。战士们在这十五日十五夜中,不是浴血奋战就是急行军转移。榆林城快要打开了,上级可又决定撤退;现在说是打三十六师,可是屡次不能下手;再加上踏沙窝、冒风雨、饥饿、寒冷、疲劳,因此战士们急着要打仗,恨不得把敌人抓住撕碎!
  “今天晚上是非打不可了!”陈兴允和杨克文觉着,司令员也在谋虑这个问题。他俩心情紧张,眼里闪着说不清的躁气,可是怕打断司令员的思索,所以不声不吭地站在那里。直到杨克文打了个喷嚏,司令员才注意到他们。司令员亲热地跟他们握手,要警卫员给他们搞水喝。
  杨克文气愤的说:“哼,三十六师这样骄横!”
  陈兴允咬牙切齿,说:“它骄横?我们偏要摸摸老虎屁股!”
  司令员心情沉重。他看看他俩那刚毅而焦急的脸色,说:
  “很恼火?要不得,同志,我们能把敌人拖到这无定河边,就是很大的胜利。从全国范围看,我们吃点子苦把敌人背上,是很有意义的。何况我们还在想办法整治它哇!”
  “我们能把敌人拉到这里,就是胜利。这一点我们早就知道,可是……”陈兴允、杨克文一边这样想,一边又觉得司令员的话里有话,可是司令员既然不说明,那就是不便说明。他俩按压住想要探问的心情,可是,不由得又想:也许陈赓兵团从风陵渡渡过黄河向西安……或许刘邓大军又有什么出敌意料的……
  司令员问:“部队宿营咯?”
  陈兴允说:“宿什么营啊!部队统统在下边沟里摆着,准备继续走!”
  司令员打开白铜烟盒,陈兴允、杨克文各取了一支烟,他也取出一支。他把烟的一头在烟盒上用力磕着,说:“是的,不但准备走,如果侦察员刚才报告的情况确实的话,我们还要准备打。”他对杨克文说:“你回去掌握部队。要是情况确实,要是彭总命令打,部队就立刻出发。赶拂晓也许会干起来。”又对陈兴允说:“野战军司令部就挨着你们后卫部队驻,彭总在那里。你去汇报情况,接受任务。情况是这样的:今天,我们准备在镇川堡和鱼河堡之间消灭敌人,可是敌人不是一直顺咸榆公路直扑镇川堡,而是绕了一个圈子——从鱼河堡渡无定河,沿河南岸的党家岔下来。看样子,敌人或许是明天拂晓再渡无定河,占领镇川堡。”
  陈兴允说:“这些情况我清楚。”
  “不,问题不在这里。”司令员指着地图,说,“刚才,据侦察员报告:钟松率三十六师师部又两个营从无定河北岸向镇川堡推进,两个团在河南岸掩护。这情况是不是可靠,还不一定。我已经再次派人去侦察了,不过,你先去向彭总请示,也许彭总那里还有新情况。”他看了一下地图,又说:
  “如果侦察员报告的情况是确实的,如果彭总决定打,那我们赶拂晓就在镇川堡以北,截击钟松的师部和他的两个营。可是,还有问题:假使这一仗可以打,打起来对我们有多大的好处?……”他来回轻轻地走着,思量了很久,又说:“总之,你给彭总把情况报告一下。总部怎么决定,我们就怎样执行。”
  陈兴允和杨克文互相望望,脸上闪着按压不住的兴奋,像在沙漠行军中,猛然发现草地跟流水似的。
  杨克文说:“我想,要是侦察员搞的情况确实,这仗就一定要打。因为再捞不住这个战机,敌人赶天明溜进镇川堡,那就麻烦咯!”
  陈兴允说,“打!要是搞得好,捉住钟松那才热闹!”
  司令员看了一下表,说:“现在已经是一点钟了。兴允,时间急迫,立刻去。对咯,你带上一个参谋。如果情况确实,如果彭总决定打,那么,彭总讲的部署情形,你就让参谋绘成图,立刻带回来,我们就布置!”
  陈兴允出了窑洞,下了山坡,翻身上马,领上参谋和骑兵通信员兴冲冲地出发了。
  他们沿着河槽的小路催马前进。
  陈兴允知道敌人虽然是愚蠢的,但也是凶恶的。
  这时,从西北战场的全局来看:敌人主力第一军、二十九军等部七个多旅六七万人,从南向北,沿咸榆公路遮天盖地的扑上来,准备配合从榆林南下的整编三十六师,把西北野战军压缩在米脂以北的葭县地区,一举围歼。这就是说敌人十多万,向西北野战军缩小包围圈,而西北野战军兵力很少,十分疲劳,又没有粮食吃。敌情是严重的,紧张的。战局发展到非常艰险的阶段——虽然陈兴允还不知道,两三天以后西北战场的形势会变成这样:敌人控制了陕甘宁边区的所有县城和绝大部分地方;只有在米脂县以北,长城以南,黄河以西,无定河以东的地区中间约有南北三四十里,东西五六十里的一块地方,是全部西北野战军能够自由活动的地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毛主席和周副主席也在这个地区当中。陈兴允放松马的嚼口,让马踏小步走去。他想:“情况相当不妙呐!”可是当他想到敌人围歼我军的狂妄计划时,心头涌上了愤恨和轻蔑敌人的感情。他自言自语地说:“算盘打得挺不错,哼,活见了鬼!”他的声音这样高,连跟随他的参谋也奇怪地问:“七○一,你说什么?”陈兴允说:“见鬼!”参谋摸不着头脑地又问了一声。陈兴允说:“说什么?说敌人占不到我们的便宜,他们一定要倒霉!一定要倒霉!”
  陈兴允仔细思量,他觉得战胜敌人的勇气、信心自己是很充足的。不过目前怎样扭转这艰险的战局,他还说不出具体的办法来。于是他把一切希望都放在这一点上:“看今天拂晓这一仗吧!把钟松这家伙捞住再说。”
  现在是一点半,三四个钟头以后就要进入战斗了!陈兴允耳边响着他临出发的时候,司令员叮咛的声音:“时间紧迫!”一想到这里,心里又焦灼起来了。
  陈兴允用力扯着马的嚼口,双腿磕着马腹,让马猛跑着。
  嗒嗒嗒的马蹄声,敲破了深夜的宁静。战马的铁掌磕碰石头,溅出火星。

  陈兴允在河槽里下了马,把马交给通信员。那匹久历沙场的骏马,抖了抖身上的汗水,又用一个前蹄在地上刨着。他怜惜地摸了摸马的透湿的鬃毛,便和参谋一道,回答了哨兵的盘问,上到半山坡上的一个破烂的村庄。
  他立刻就要看见西北战场的统帅了。他压不住自己心里的兴奋,感到精神很紧张。
  他在多次的体验中,深切地感觉到:彭总善于在艰难困苦的关头,扭转一切危机的局面。彭总能预见由于艰难困苦而产生的那种新的力量;那种新的力量是很厉害的致胜武器。陈兴允让参谋留在窑洞外面,他随着一位野战军司令部的参谋走进彭总住的窑洞。
  警卫员点起了蜡烛,照亮了窑洞。
  窑洞空旷旷的。它让成年累月的炊烟,熏得乌黑。墙上挂满作战地图。靠窗子跟前,放着张破旧的桌子。桌子上堆着一叠叠的文件材料。窗台上放着些老乡们日常用的瓶、罐,还有揉卷起角的小学课本。窑洞靠后的左角里,放着窑主的粗磁瓮、破谷囤跟一些农具。
  这里多宁静啊,连针掉在地下都能听到!
  陈兴允觉着奇怪、惊讶。东是黄河西是无定河,南北是遮天盖地扑来的十多万敌人。目前形势是复杂严重而又紧急的。胆小的人会张皇失措,就连自己这在战斗生活中过了整二十年的人,也感到心情沉重。可是这里的气氛又是这样宁静!
  彭总躺在窑后边地上铺的干草上,盖着一件破旧的大衣。
  他站起来,缓缓地把大衣披在身上。
  陈兴允举手敬礼以后,就急切地望着彭总的面容。
  彭总微微点头和他握手。
  陈兴允觉得彭总的手是有力的热情的。彭总的脸色是庄重、朴实、从容的。
  彭总凝视着陈兴允的脸,问:“外面很冷吧?”他倒了一茶缸开水,递给陈兴允,又看着他一口一口喝完,然后接过茶缸,低声而缓慢地问:“有什么事?”
  陈兴允说:“我们司令员,要我来报告情况,接受任务。”
  彭总安详、稳实地站在那里,像在深深地思索着什么。
  陈兴允看看彭总,心里猛地豁亮起来了。彭总那丝毫不露形迹的镇静、乐观情绪传到他身上了。
  彭总端着蜡烛站在地图下,回头望着陈兴允,问:“情况怎样?”
  陈兴允指着地图,说:“据侦察员报告,敌人有两个团沿无定河南岸推进。河北,靠近我们部队这边,钟松带他的师部和两个营,今天夜里十二时顺咸榆公路下来,准备天明进占镇川堡……”彭总瞅着蜡烛的火舌,静静地听着。
  “我们司令员让我报告情况以后,向彭总请示;如果彭总决定打的话,就让我接受任务:把河北敌人的师部和两个营敲掉,搞得好或许还可以捉住钟松。”
  彭总左手端着蜡烛,右手放在背后,还是静静地听着,一句话也不插问,什么也不表示。他巨大的身影映到拱形的窑洞顶上,一动也不动。灼热的蜡油,一滴一滴地落在他手上,可是他像是丝毫没有感觉到似的。
  彭总带着深思的神情,听完陈兴允的报告。又盯着地图,专注地思索着。
  陈兴允看看表,就立刻觉得心焦的像油煎:已经两点钟了,如果打,赶五点钟部队就要进入战斗,但是还要调动部队,部署……他仿佛觉得,左腕上的手表,“宗!宗!宗!”的声音特别响,而且是,每响一下,都像谁用拳头击着他的心脏。他真想把时间抓住让它暂时停留一下。但是彭总严肃、慎重、冷静的神情,仿佛向他表明:现在,冲锋陷阵容易,忍耐却更艰难,但是必须忍耐,不要着急。
  陈兴允望着彭总脸孔的侧面,但觉得彭总比四五个月以前苍老了。彭总鬓角的黑头发中,像是有一些白发,眼角的皱纹也增多了。
  彭总是严肃、冷静、耿直而刚正的。第一次站在这位伟大军事家面前的人,都有一些敬畏的感觉。但是,他一开口说话的时候,声音又那样平静、坦率和亲切。他说:“钟松率领三十六师师部和两个营走河北?这倒是一个新情况。”思索了一下,微微摇头,说:“不可能吧!”说罢,他又沉入深刻的思索之中了。
  彭总思索了一阵儿,说:“不过,也有可能。钟松这家伙很骄傲,他不服刘戡的指挥。”他望着陈兴允又补充了一句:
  “钟松和他的顶头上司刘戡闹独立性啊!”他爽朗地笑了。彭总叫来司令部的一位科长,问:“还收到敌人的什么消息?”
  “电台上再没有收到什么,我们继续在收听。”这位科长说罢话,就退出去了。
  陈兴允觉得,彭总周围的人都是准确而从容不迫地工作着。因此,他产生了这样一种印象:这围绕着彭总的首脑机关,是有力的,宁静的,兢兢业业的,工作效率很高的。
  “假设有这样的情况吧!”彭总把蜡烛放在一旁,望着地图,扳着指头计算什么,过了半分钟的样子,说:“从河北推进的敌人至少有一千几百人,我们一打,敌人向河边一靠,河南岸的敌人一定支援。这样,我们即使歼灭了敌人,捉上七八百俘虏,我们也要伤亡二三百。另外一个可能是:我们一打,敌人往后一缩,我们什么也捞不到,反而对我们是一个暴露。”他侧转着身子,看着陈兴允,说:“我们暴露了以后,南边敌人主力七个多旅向北一靠。敌人挤在一块不动,我们想啃也啃不动,目前又缺粮食吃。更重要的是全国战争形势向我们提出了重大的要求。……这样看来,我们即使有打的可能,这一仗还是不打好。”
  “嗬!这一仗不打?”陈兴允想着,感到震惊。
  彭总亲切地注视了陈兴允好一阵,问:“你说这一仗打不打?”
  陈兴允有些发窘。他不安地说:“总部怎么决定,我们就怎样执行。不过战士们早就等着打了,他们恨不得把敌人一口吞下!”
  “一口吞下?从来没有这样的事噢!”彭总微微摇头说,“我说吗?不——打,不打。”他说头一个“不打”是拉长声音的,缓缓的,商量的;说第二个“不打”是肯定的,坚毅的,大山一样不能摇动的。
  彭总把蜡烛放在桌子上,背着手来回慢慢地走了几步,说:“也许你们还会这样想:敌人到了眼前为什么不打?”他走近地图,用手指在无定河跟黄河当间,画了一个圆圈。说:
  “党中央要我们部队集结在这一坨,就是要摆出决心过黄河的样子给敌人看。我们要迎合敌人的心理,加强敌人的幻想,培养敌人的骄傲,使敌人发生错觉而后战胜敌人。”他慈祥地望着陈兴允的眼睛。“一个指挥员,尤其是一个高级的指挥员,要养成战役、战略观念和企图心,不要因为局部利益而操之过急。要看到胡宗南的主力被我们吸引到这里,成为一步死棋,这对全国战局是大有用处的。”他看着自己慢慢移动的脚步,像是等待陈兴允说话。
  陈兴允想起了部队这几天夜里不断地行军转移,迅速秘密地,变换位置,封锁消息,欺骗迷惑敌人等等。这一切惯常的作法,在目前也像有特别不同的重大意义。他明确地意识到彭总在谋虑一个什么更大规模的战斗哩。这更大的战斗,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战略计划的一部分。陈兴允想在今天拂晓作战的心情完全消失了。接着,他想起了一连串的事情:过去每一次战役前,彭总定要召集旅以上干部来开会,讨论作战计划。会议中,彭总指着地图,提出好几个作战方案,说明每一个方案的优点和缺点,有利和不利的地方。他说话总是简单、有力、准确的。说完以后,让大家尽量发表意见。他呢,一动也不动地坐在人们不注意的地方,听取、思索大家的意见。他正直质朴笃诚谦逊的性格,使人觉得:他有一种不愿被人注意、不愿显出自己的崇高愿望。其实,这一仗怎样打,他心里早就有了底,但是他还是让大家讨论,争辩。讨论、争辩中,哪个干部发表了切实可行的意见时,彭总的眼光就落到了那个干部身上。那眼光是那样可敬可亲。仿佛,那些有益的意见,彭总都毫不遗漏地吸收了,化为他的智慧了。
  哪个干部提出与彭总的作战计划相反的意见时,彭总就精力特别专注地侧耳静听。这神态仿佛表示出这样的意思:“一个指挥员,要能听下级干部和战士们的相反的意见。否则,你就拒绝了你的先生。”有时候彭总还说:“大家都以为自己经验少,据我看,身经百战的人经验不能算少了。可是,在座的哪一位仅止身经百战呢?”有时候他启发大家:“讲啊!同志们!一百条意见中,有一条意见可以用,那也是宝贵的。”
  有时,彭总也盯住某一个正在发言的干部,说:“不会这样简单吧,要讲具体一点!”在这样的场合,彭总偶尔也有趣地插一两句什么话,接着会场中就是轻松的笑声。
  彭总思索了一阵,把眼光从地图上移到陈兴允脸上,坚毅地说:“敌人来势汹汹,初看起来蛮厉害,其实这恰恰表示了蒋介石统治机构没有前途。他们是背着棺材来打仗的。他们倒霉起来,就会一败涂地,不可收拾的。”
  彭总具体而扼要地分析了敌我情况以后,最后把分析的各点加以总括。他说:“敌人的阴谋是显然的:企图在无定河与黄河之间的狭小地区‘围歼’我军。”他指着地图,又说,“你看!敌人三十六师天明以后,进入镇川堡;一军、二十九军今日已进至绥德城。如果我们现在不打,南边北上的敌人主力,一定分三路推进。”他讲的,显然是他和这西北野战军首脑机关的人,分析过很多确实可靠的材料,经过多次思考和反复讨论得出的结论。可是,他还边讲边衡量着每句话每个字的轻重和准确性。
  彭总手指在地图上画着,坚定而沉静地说:“敌人如果很慎重的话,一路从绥德出发,顺咸榆公路,经过米脂到镇川堡与三十六师会合,然后向东经过沙家店、乌龙堡向葭县地区推进。”他的手指在无定河跟咸榆公路以东挪了点,又说:
  “一路由绥德出发向东北经吉镇店,向葭县地区推进;另一路由绥德向东经过义合镇,然后顺黄河向北直扑葭县;敌人以为这样分路合击,就可以在葭县地区一举歼灭我军。可是,敌人分兵妄动,我们则集结隐蔽,瞅准机会歼灭其一路。你看,这样打法好不好?”
  “彭总把敌人未来的作战计划,倒给具体地画出来了!”陈兴允微笑点头,一股兴奋的热流流遍全身。他深刻地感觉到:
  “战争主动权”原来是这样具体生动的东西。他想,哪怕在某些情况中,猛看起来你是站在绝路上,但是你能很快地恢复主动地位,能紧紧地抓住战争的主动权,那么,胜利确定是你的。相反的,你站在被动地位,纵使你手中有百万大军,纵使世界非常广大,那你也会被击溃被消灭,在战争的决斗中输得干干净净。目前,彭总就紧紧地抓住了这个法宝。
  陈兴允觉得彭总那庄严、刚毅的身躯,那锋利深思的眼睛,大概在敌人看来是非常可怕的。因为他和他的战友指挥着敌人:让敌人按照我们指定的路线、时间,走到我们指定的地点,全军覆没;因为他率领着战士们把敌人提在这里,拉到那里,直到把敌人拖得七死八活的时候,狠狠地猛扑过去,将敌人一网打尽;因为他按照党中央的意图,率领两万二千精兵,把几十万美国装备起来的蒋匪军,打得团团转。
  陈兴允望着墙上的地图,他觉得彭总在那幅普通的自己每天与之打交道的军用地图上,也看出了自己所不知道的好多东西。他脑子闪过了一个想法:彭总的头脑中,该藏有多少战胜敌人的智慧啊!他熟悉敌人,像熟悉他自己的十个手指一样。这位严谨庄重的将军,是怎样巧妙地摸熟自己部队和敌人部队的脾气呢?他又是怎样巧妙地摸熟自己部队和敌人的情况,而从中找出它们的规律呢?那严肃深沉的眼光,怎样拨开事物千变万化的现象而攫住它最单纯的本质呢?……
  彭总锐敏地察觉到陈兴允的思想活动了。他打量着这破旧的窑洞,说:“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就在这里,我们前委的同志们,研究了怎么才能打好这一仗。不仅研究了怎么打才能打好,也研究了打不好了下一步怎么办?敌我双方十几万军队集中在这狭小而贫瘠的地区,没有粮食,多雨的季节又到了。搞得好,就能转危为安;搞不好,就得把部队拖过无定河,向西插去,说不定还得再过草地和沙漠。那当然就有一番更艰苦的周旋了。不过,算不了什么噢!”他背着手,来回沉稳地走了几步,又说:“陕甘宁边区是个穷地方,但它是我们的铁打江山。这里的一百五十万人民,就是一百五十万战斗员,这个‘兵力优势’,敌人永远赶不上。人民群众宁愿掉头,也不给敌人泄漏我军的任何情况。他们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革命事业。我们的部队好,不仅觉悟高、作战英勇,而且你在指挥上有漏洞,他们就主动积极地弥补了。这种力量是无法估量的。”他停住脚步,凝视着陈兴允。“有这么好的军队和群众,——陈兴允同志,——我们怕什么?”
  接着,彭总又仔细而深有兴致地问陈兴允:跟随贺龙同志长征中在红二方面军当师长和抗日战争中在一二○师当团长时的种种情况,以及老婆、孩子是不是还在山西兴县住着……
  陈兴允一面回答彭总的询问,一面在兴奋而激动地思索着……
  彭总再一次用商量口气问:“你看刚才讲的这样打法好不好?”
  陈兴允高兴地回答:“很好!”可是又想:“彭总怎么老是问我?……”彭总看破了陈兴允的心事,说:“我们的主见,你可以推翻;全部推翻也好,大部推翻也好……”他望着他,像一位循循善诱的教师,又说:“个人,少数人,想到的事情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常常是靠不住的。因此,指挥机关提出作战方案,它就应当先设想各种理由来推翻它,然后请别人来推翻它。……这样反复辩证以后,所定出的作战方案,就是比较正确、比较成熟的作战方案。但是,实战还要对它作最后的检验。”
  彭总走近电话机,把蜡烛递给陈兴允。他摇电话,要陈兴允那个纵队的司令员讲话,可是野战军司令部和这个纵队的电话,因路途遥远还没有架通。彭总又要管电话总机的人,给他接另外两个纵队的电话,然后他把电话耳机轻轻地放下。
  彭总挪过来一个文件箱子,坐下来,两手放在有很大补绽的膝盖上,望着脚上破烂而有泥巴的陕北老乡做的布鞋子,边思量边说:“如果敌人像我们所判断的:分三路向前推进,那就有大仗打。而且只要这一仗打得好,我们就可以扭转陕北战局,同全国各战场一道进入反攻。”
  电话接通了,彭总给各个纵队打电话。他是还像刚才给陈兴允讲的一样:具体地,一层一层地分析了敌我情况,然后把分析的各点总括起来说,敌人三十六师师长钟松,今晚会不会带两个营走无定河以北?他肯定地说,他的判断是,不会的。他又说,假设钟松带两个营走河北,那么打有什么不好,不打又有什么好处;如果不打,下一步又怎么办?他又是一层一层地分析了各种可能和对策。他给这一个纵队讲了,又给那一个纵队讲。陈兴允觉得:从彭总那耐心、仔细、从容而庄严的讲话听来,好像他肩膀上挑的不是西北战场全盘责任的重担,倒像是同志们在冬天夜里,围着火炉谈论工作和学习的心得。
  彭总打完电话,站起来,要陈兴允把蜡烛递给他。彭总接蜡烛的时候,看见陈兴允手上长了一个疣子。彭总说:“啊!
  你这里长了一个‘猴子’。”他右手伸出来,指着自己眼角下说,“我这里也长了一个。你把它拔掉,它又顽强地长出来了,乱弹琴!”
  陈兴允抿住嘴,不让自己笑出声音来。
  窑洞门外有人喊:“报告!”
  彭总低声说:“进来!”
  进来的同志,是个精明而有胆识的青年军人。他像是从很远的地方赶来的。虽然进来的时候,他擦去了脸上的汗,可是他满脸通红,呼吸紧迫,衣服上还有点点的湿泥巴。他向彭总报告说:“情况完全证实了。彭总的判断是准确的。敌人害怕我们截击,所以今天经过鱼河堡以后绕无定河右岸(南岸)推进,现在进至镇川堡十五里以上的党家岔、下盐湾一线。看来,敌人准备天明渡过无定河侵占镇川堡。”他指着陈兴允,又说,“这位同志带来的情况不确实。不确实的原因是:
  河北河南有两个村子,村名字的声音相同,所以当敌人到了河南岸那个村子的时候,他们纵队的侦察员以为敌人到了河北岸的那个村子。这完全是误会。”
  确实的情况证实了彭总刚才对敌情的分析判断分毫不差。但是彭总脸上没有丝毫惊奇的神色,他反倒更加深沉地思索起来。
  “啊!一切都在彭总的意料中。”陈兴允兴奋、激动。这不光是因为他具体感觉到未来胜利的巨大规模,而是他深切体验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被生动运用而产生了战争的转折点——从防御进入反攻。这战争的转折点,是非常复杂奇妙而又惊心动魄的。敌人声势浩大,步步进迫,高喊一战全歼我军,结束陕北战争。我军处境万分艰险,稍一不慎,就可能全军覆灭。可是突然战争的车轮要扭转了;敌人就要像摄氏寒暑表上的水银柱,突然从一百度降到零度似地垮下去。不错,按某种理由说,胜利在战斗打响以前就确定了。
  彭总侧转身子,问那个青年军人:“还有什么新情况?”
  那个青年军人掏出小本子,看着,说:“老乡们给我们抓来五个敌人的谍报人员,经过审问,又一次证实:敌人根据他们空军的侦察报告,把我们在葭县附近正在渡黄河的地方机关干部、家属、学生,当成我军主力部队。”
  彭总把墙边的那个文件箱子搬过来,坐在桌子跟前,把摆在桌子上的材料、敌情报告、电报,一份一份翻着看。有些材料的字很小看不清,他就凑到灯前眯缝着眼睛看。
  过了一阵儿,他凝视着墙上的地图,用右手把左手拳着的指头,一个一个地扳起来,又一个一个的压倒。计算着,思索着。
  他稳晏晏地坐在那里,身子一动也不动。
  彭总把看过的材料,一叠一叠整齐地放好。他站起来来回踱了几步,说:“敌人,尤其是钟松,因增援榆林自认为是有功之臣,骄傲狂妄,轻视我军,因而也就易受片面和虚假情况的引诱,相信自己的主观臆断,分兵妄动。这样的人指挥军队,没有不打败仗的。”他轻蔑地笑了笑,又望着陈兴允和那个青年军人,说,“任何地方,我们都可以学到东西。敌人的错误,我们也要引以为戒。”
  那个青年军人,还拿着小本子,当彭总眼光落到他身上时,他又继续报告:“除了空中侦察,敌人获得我军情况的另一个办法是,查问我们最近释放的俘虏,特别是我们有意释放的敌人军官。”他把小本子急急地翻了几页,“我们昨天晚上,又把四个俘虏军官,带到适当的地方释放了,而且给他们暗示:我军已有一部分过了黄河。”
  彭总说:“适可而止。这些作法,有经验的军人会识破的。”
  那青年军人亲切地望着彭总,说:“是适可而止呀!”
  彭总背着手,来回踱步,思量着,重复地说:“适可而止!适可而止!”像是这句话含意很深,他很喜欢它。
  那个青年军人敬了礼,出去了。
  彭总看着地图,又扳着指头计算了一阵。然后眯缝着眼,望着摇晃的蜡烛火舌,说:“蒋介石因进占延安而在战略上所犯的重大错误,现在到自食其果的时候了。你看是不是呀?
  ……”彭总亲切地说话,让陈兴允拘束的感觉消失了。陈兴允有时候敬佩地望着这位眼里闪着威严光芒的人民战士,望着这位艰苦朴素的劳动人民的儿子,望着这位意志和力量铸成的人。有时,他也看看那映在墙上的雄伟身影。
  四点半钟了,蜡烛快烧完了,火舌摇晃着。一阵阵的清风,带来了山间野草野花的香味。夜晚是深远的,宁静的。窑洞门外喊了一声:“报告!”进来了一个做机要工作的干部,送给彭总一份电报。彭总让他把电报放在桌子上,可是那个同志说:“三号,这电报也是九支队发来的。”
  彭总接过电报仔细看了一阵,脸上显出思索的光彩。他望着窑洞墙壁,仿佛眼光通过墙壁看到很远的地方。这是今晚九支队来的第五封电报。
  陈兴允愣了一会儿,他想:“九支队?那不是中央机关的代号?啊,是毛主席和周副主席来的电报?”他觉着一种强烈的激动感情在汹涌,那颗军人的心在猛烈地跳动着。猛抬头,只见彭总望着他,就说:“彭总,还有什么指示,我可以走吗?”
  彭总点头说:“可以!”他和陈兴允亲切地握手,又说,“三十六师是逃不过去的,我们很快就要同它交手的。”
  陈兴允走出窑洞门,彭总送他出来,和他肩并肩,边走边叮咛:“请你告诉战士们,胡宗南看我们部队还不很充实,给我们送兵和武器来咯!”
  “好的,彭总!”
  彭总站在崖边,他能听见陈兴允往山坡下走的脚步声和沟里战马的嘶鸣声。背着手,巍然地屹立在那里,望了望哨兵的身影,又仰面凝视着北国漆黑的夜空;塞外刮来的风,把他的大衣的一角,微微扇了起来。……
  陈兴允缓缓地骑上马,让马信步顺河槽走去,他沉入深思中了。参谋几次小声问他:“七○一,这一仗不打吗?”陈兴允根本没有听见。
  河水哗啦啦地顺山沟流去,忽而在左,忽而在右。后半夜天气有些冷,但空气却挺清新。山间野草野花散放着更浓的香味。
  陈兴允让马有节奏地踏着小步前进。他觉得自己满脑子都是印象和心得。因为感情太激动,所以这印象和心得一时又整理不出个头绪。他只觉得兴奋、感动、信心充足,学了很多东西,像是自己忽然聪明了好多。
  他把马的嚼口用力一拉,马跑了一阵,他又放松了马的嚼口,那匹枣红马又踏着小步走起来。
  沿着大川道,处处都屹立着哨兵。他们不时地发出威严的喊声。露宿的战士们都抱着枪在河两岸睡着;炊事员背着锅,头垂在胸前拉鼾声。所有的驮炮牲口,都静悄悄地站在河滩里,连个响鼻也不打。各级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在部队旁边来回走动。一切都显示着随时准备:走,打!陈兴允让马沿着小河走去,他可以听见战士的鼾声;说梦话的声音:“跟上……不……不掉队!”
  陈兴允想:“多么紧张啊!战士们够累了!可是只要一声命令,这些忠心赤胆的战士,就会一跃而起,扑向敌人!”
  陈兴允从彭副总司令想到战士们,又从战士们想到彭副总司令。他想起彭总说的:敌人可能分三路来,我们要打一次大仗;如果这一仗能打好,我们就能扭转西北战局,同全国各战场一道进入反攻。
  他想到彭总接到九支队的那封电报。那是党中央、毛主席和周副主席的来电吗?一定是的;胜利的全部思想,都在那电报中,怪不得,彭总心里那么稳,那么有把握。……他觉得浑身都是热烘烘的力量,一夜没合眼,可是一点也不瞌睡。
  远处有狗咬声、鸡叫声。陈兴允想:“天快明咯!”
  他回头向参谋和通信员喊:“跟上!”双腿猛磕马肚子,马跑开了。
  更深夜静,嗒嗒嗒的马蹄声,特别响亮,中听。
  战马的铁掌,磕碰着石头,飞溅出火星!
  拂晓,陈兴允回到纵队司令部,准备向纵队司令员报告彭总的指示和意图。
  司令员说:“电话架起来了。彭总在电话中,已经仔细地给我讲过了。”
  挂在墙上的地图下,丢了一二十个纸烟头。地图旁边的窗台上,丢着三四个烧得不能再点的蜡烛头。大约,司令员在地图下消磨了一个通宵。
  司令员端着蜡烛,看了一看墙上的地图,又一口一口地吸着烟,显然心情很激动。
  陈兴允猜想:“又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发生了?”
  司令员向外看,黑暗已经悄悄地从他身边逝去,黎明爬上了窗子。他吹熄了蜡烛,说:“兴允,中央机关、毛主席和周副主席,就在我们驻地以北二十里的梁家岔。我原来想让你派一个勇敢、机动的团级干部带一个营,去给中央机关和毛主席担任警卫工作。现在不要了。马上要打仗,抽不出人来,我把纵队警卫连派去了,要他们去找任弼时同志接头。我很担心,因为毛主席知道我们派去了人,他就一定要把战士们打发回来。毛主席决不让我们把部队从战斗中拉出来去担任警卫工作。”
  陈兴允一听到中央机关、毛主席和周副主席就在自己跟前,就在最近这几天,他屡次经过的梁家岔,心头涌起一种不能抑制的欢腾情绪。他想起彭总接到的那封电报。他觉着,当彭总和他谈话时,毛主席和周副主席就在他们身边,现在毛主席和周副主席像是又在这纵队司令部。
  陈兴允说:“司令员,你把纵队警卫连派去,那纵队直属队用什么掩护?我派一点部队来好吗?要嘛,我带一些部队去把警卫连换回来。+H,说呀,只要你点头就行。”
  司令员大声笑了,他说:“有什么关系?难道敌人敢啃我们直属队?对咯,你想去看望咱们毛主席和周副主席?兴允,这几天有的是机会噢!”

  十五日后半夜,镇川堡北面十五里——无定河南岸的下盐湾村一带,驻满了敌整编三十六师(军)的部队。
  离下盐湾不远有个小村,村当中有一座院落。进了院子大门,迎面是齐整整的五孔石窑洞。这是当年地主的住宅,后来分给农民。如今,三十六师师长钟松和师司令部的一些重要头目住在这里。
  正中一孔石窑洞里,墙上挂满了作战地图。有几个参谋人员站在地图边,念着西北野战军的部队番号,并在图上查看位置。有时,他们低声交谈着,从那乐观的声调听来,他们对这正在查对的情况是摸熟识透的。现在还要来查对一番,只不过是为了完成例行差事罢了。
  钟松坐在行军床上,带着吃饱喝足以后的懒散劲,脸色是沉着而得意的。有几个军官坐在小凳子上,其中有一个不停地打饱嗝。地下扔了很多纸烟头、破纸片和几个“杜鲁门”牌子的空烟盒。看来,他们刚开完一个什么会议。
  钟松站起来剔了剔牙缝的饭渣,说:“榆林的酒,味道还好,但是并不有名!”
  一个高个子军官说:“是的,师长。听说榆林的栽绒毯很出色,我们也没来得及见识见识!”
  钟松走到地图下,漫不经心地瞅瞅那些个参谋人员,来回踱着。他左手伸在空中,指头弹动,像敲什么鼓点子。他像是满意自己,满意那作战地图和参谋人员,就连这石窑洞他也觉得住上很舒适。
  那个四十来岁的军官,矮个子,满脸起皱。他看见钟松满有兴致地打量窑洞,就很识眼色地说:“师长,像窑洞这样原始的住宅,也有它别致的地方,冬暖夏凉啊!”
  钟松无意谈这些题目。他说:“刘军长的来电,你们看过了吗?其中大有文章!哼,哼!……想起来不愉快!在延安开的一次会议中,刘军长曾当众讥我长于议论。其实,我是不能不议论的。我以往反对,现在也反对那弥漫在指挥部的恐惧敌人的情绪。”他自负而又有讥讽地说,“某些靠运气爬上去的人,没有四五个旅的兵力,就连三五公里也不敢移动;至于夜间,那就几乎是带上六七个旅也不敢行军,不能作战!……这也差不多成了恐惧共军的流行病,真可耻。”他气愤得脸腮抽动。
  钟松旁边坐的人,都尊敬而有趣地望着他。他们知道钟松是朝刘戡、董钊那般兵团指挥官放箭,但是有的人唯唯诺诺,有的人只用热烈的眼光表示钦佩钟松的意见。
  那个低个子满脸起皱的军官,避开谈胡宗南的指挥部和兵团指挥官刘戡等人的题目,从正面提起了话头:“我们一个师越过沙漠地带,增援榆林,使共军措手不及而土崩瓦解。这简直是剿共战争的创举,范例!”
  另一个军官附和:“钟师长高超的指挥和铁的决心,是这次进军成功的关键。”
  钟松说:“的确,增援榆林之捷,会给那些葬送胡先生事业的人一些教益。同时,这也给全国剿匪战争提供了新方法。同事们常说,共军行动迅速,飘忽不定,难以捉摸。这种说法是有夸大成分在内的。其实,用兵贵乎神速,这是军事常识。但是,我军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却寥寥无几。我们此次增援榆林,可谓神速,惟其神速,才使以行动神速著称的共军措手不及,狼狈周章。”他翻起眼望着窑顶,“听说,蒋主席明天要飞到延安,和胡先生一起指挥此次的大战;因为此次大战中,我军如能打击或消灭共党中央和他的军队,那全国战局将会有多么重大的变化呢?诸位,好好干!我们大大地出人头地之日来了。”
  那高个子军官说:“蒋主席要来?太好了!师长,我们全靠你提携。……说来真叫人佩服:我师在钟师长指挥下,屡次受到胡先生称赞。此次我师增援榆林,使陕北战局改观之后,蒋主席还传令嘉奖。如果我们三二日以内,能肃清陕北之共军,那么,钟师长将成为怎样伟大的人物呢!”
  钟松说:“老头子和胡先生对本人是非常器重的。不过,本人除了雄心勃勃的劲头以外,别的方面谈不到。……”那个矮个子军官,两只手搓着,来回走动,仿佛钟松的话,使他大受感动。他说:“钟师长功在党国,有目共睹,有目共睹!”他慎重而严肃地思索了一阵,又说:“本人不止一次说过,我师伟大的战功,不在以往而在未来。这未来即近在咫尺。”他以很小的步法,迅速地走到地图下,指着图上葭县一带的地区说,“师长!按第一个情报,共党中央在葭县附近。共军主力未能攻克榆林,缺乏粮食又极度疲劳,现在已将山炮及笨重武器埋藏山间,有渡河东窜的征候……第二个情报:共军未能攻克榆林,伤亡惨重,其所谓主力已渡过黄河,王震率其残部三千人在米脂县以北地区活动……师长——”钟松没有扭转身子,手在身后向那地图边正在讲话的军官摆着,表示:这些他都熟知。
  高个子军官说:“胡先生刚才来的电报中,就说得很清楚:
  两个情报有其抵触之处。但是,共军未能攻克榆林,伤亡惨重所剩无几,陷于被动地位,这是确实无疑的。假如敌人已开始渡河,我军即可半渡而击;如未渡河,我迫敌背水一战。如此,我师将会创造震惊全国的战绩。”
  钟松坐在行军床上,手托住下巴思量了一阵,长出了一口气,说:“咦!我部是以大胆进攻而为友军所惊服。但是他人惊服之余,岂知我们花费的心血?我们任何大意疏忽,都可能被敌人利用。这样沉痛的经验是很多的。和共军作战,要勇猛大胆,也要万分小心。例如,我军从鱼河堡出发,我主张不顺公路南下,而渡过无定河沿河南岸和公路平行推进。诸位曾提出过异议:何必这样绕圈子?其实,这是以防万一的,这是不得已的!因为和共军作战太不易!共军,这简直是世界上最凶顽最狡猾的敌人。有时候,你清清楚楚地看到他被消灭了,可是他突然又扑上来扼住你的脖子。你简直说不清他们是一种什么人!”他猛地站起来,说,“有我无敌,我们是和共军誓不两立的。为此,我要求我的部下,扫除对共军的任何恐惧观念!我也要求我的部下铭记:勇于进攻,胆大心细,使敌人无隙可乘,作战则百无一失!”
  那个矮个子军官说:“是啊!钟师长雄才大略,雄才大略!”
  钟松两臂交叉起来抱着肩膀,表示有些凉意。随即有人给他披上一件草绿色绒夹衣。
  钟松说:“明天渡无定河,镇川堡唾手可得。我军一进入镇川堡,就立刻经沙家店、乌龙堡东进,和刘军长率领的队伍会合,最后扑灭共军!这样猛进,看来危险,实际上是安全的。因为,共军已摸到我军行动规律:迟缓。而我们行动迅速,就会出敌意料。”他得意而自信地重复:“出敌意料!”
  那个矮个子军官试探地问:“刘军长不是来电说,要我们在镇川堡暂时休息,充分研究敌情以后再东进?”
  钟松说:“他已经是惊弓之鸟了!看,这是胡先生刚发来的电报。他说,蒋主席要我们握紧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最后消灭共军,结束陕北战争。胡先生也电示刘军长,要他率领队伍十九日到达乌龙堡与我部会师。”
  另外一个军官问:“不是说,刘军长派一部分队伍顺咸榆公路北上到镇川堡与我师会合后,我们进入北线的大军才分头向葭县地区推进吗?”
  钟松说:“我只对胡先生负责。我拒绝了刘军长的命令,因为他这没有远见而胆怯的作法可能贻误军机。我不仅拒绝了他的命令,我还要刘子奇率我师一二三旅先火速向乌龙堡推进。我要向胡先生证明:刘军长率他的二十九军全部人马还不能达到乌龙堡的时候,我师的一个旅便提前赶到了。”
  那个矮个子军官大吃一惊,说:“师长!我记得方才会议上你似乎没有明确地提到这一点呀!子奇兄率一二三旅首先东进,似乎有分兵推进之——”话不投机,钟松作了个截止对方谈话的手势,又指着自己的鼻子,说:“各位相信我好了。行兵贵乎神速。神速!这是成功的要法!”他走到地图下。亲自端着蜡烛,在黄河跟无定河之间画了个大圈子,说:“看,诸位!我云集在北线的十万大军分路合围,全部消灭共军,指日可待。诸位,我师将士虽然备尝苦辛,但是我们将在中国军事界获得光辉的地位。这是现在即可预加论断的。作战如下棋,预测不出几着还和敌人交手,岂不可笑!”他迅速地转过身来,又说,“两三天以后,陕北战场将会出现怎样的奇迹啊!现在能理解这一重大事件意义的,只有蒋主席和胡先生。”
  那个四十来岁的矮个子军官哈着腰,说:“师长的英断,本人十分敬服。我们即将完成的丰功伟业,不仅会使全国战局改观,而且会被写入战史,成为兵家的美谈!”
  钟松高高地举起右臂,环顾周围的人,兴奋地说:“如果达到了这一目的,那就要感谢蒋主席和胡先生对我们的栽培。”
  将校官员,“啪”地脚跟一靠,胸脯挺直,两臂下垂,五指并拢贴住裤缝,仿佛蒋介石和胡宗南,进了窑洞,到了他们面前。……

  白天,敌人飞机在米脂县以北葭县以南,黄河和无定河当间的地区,反复地侦察,但是他们在这一片波涛起伏似的黄土山地里,是看不出什么名堂的。不要说集结在这里的各路大军,就是连一个老乡、一头毛驴也看不到。山坡上或者川道里的一个又一个村庄,也都不见炊烟,像是远古洪荒的地域。可是晚上呀,这一片山地里就变得热闹了。老乡们,男女老少仿佛从地底下钻出来似的活动开了:有的帮部队碾打粮食;有的帮部队烧火做饭;有的帮战士们缝补衣服;有的扛着枪四处巡逻;有的扛着担架,急急地奔走……成千上万的人民解放军,也在紧张地运动。山头上山沟里,到处都是步兵、炮兵、骑兵。步兵在山沟行进,脚步声沙沙地响;战士们紧张、低声地转述命令:“跟上!”“不要跑,迈大步跟上!”炮兵部队上山的时候,驮炮骡子哼哧哼哧喘气;炮兵战士们,用手推着炮筒,给牲口使劲。一队队的骑兵侦察员和三五成群的骑兵通信员,从部队行列边的河槽里跑过去,马蹄嗒嗒嗒地响着。马蹄下溅出的火星,吸引住步兵战士们的注意力。
  步兵战士们悄悄议论:
  “这些老总们真抖哇!像首长一样,抬脚动步就是马!”
  “哎,我干过那活计,也不松快!”“是呀!我们这一阵儿两只腿驮着身子走,一宿营可就睡大觉。他们?宿营后还要喂牲口,半斤八两一个样!”
  这时候,如果有人突然用照明弹把这山沟都照亮,那便会看见:这些部队有南来的北往的,东走的西去的,穿来插去;有些部队在三岔沟口拥挤着抢路走。哎呀!这该多么混乱!其实,这一股一股的部队,都是按统一的号令向自己目的地走着。这真像一盘棋,随着棋子的走动,棋势仿佛幻变莫测,其实它是有规律的。
  夜里四点钟,陈光允那个旅的部队,在一条偏僻的山沟里宿营了。
  少数放警戒的部队上了山,其他的战士们都在山沟里的路两旁睡着。战士们有的枕着背包抱着枪,一个紧挨一个睡;有的蹲着背靠背睡;有的因为冷蜷缩着睡。他们有的人睡得很实在,像是大炮也震不醒;有的拉鼾声;有的牙齿咬得嘣嘣响;有的含糊地说梦话;有的因为脚痛有病,在梦里轻轻地呻唤。河槽里炊事员们有的抬水,捡柴,有的在油布上给病号擀高粱面。火苗舔着大行军锅的锅底,从锅的周围升腾起来。指挥员和政治工作干部,有的站着靠树干睡那么三五分钟;有的把驳壳枪木套栽在地下,坐在枪套上,双肘支住膝盖,双手托住下巴闭闭眼;有的在战士们旁边来回走动,哪个战士低声呻唤,他便跑过去,摸摸那个战士的头,很久很久地蹲在那个战士身边,听那不均匀的呼吸声。没有睡的人,都不停地仰起头望着夜空。天气阴沉沉的,现在,怕的就是下雨!
  宿营后,旅首长住在半山坡上的窑洞里。这窑洞,想必是远年住过人。如今没有门窗,墙角挂着蜘蛛网。可是住在这里比露营就舒服得多啦!
  参谋们正在旅首长住的窑洞里挂作战地图。
  旅政治委员杨克文坐在马褡子上,他双手撑住膝盖,头微微偏着,眼睛盯着墙角,像要看清那墙角有什么东西在活动。
  陈旅长在政治委员面前来回走动,有时候用左手搔着后脑壳。
  机要员送来一份电报。
  旅政治委员飞快地看了一下,走在地图边,指着镇川堡附近的一个村子说:“老陈,这里有二百多石粮食。司令员要我们派一个连去掩护群众把粮食搞出来。看样子,我们动手迟了,明天中午这些粮食就会落到敌人手里。”他把电报交给陈旅长,又说:“司令员还说,粮食转运出来,拨一部分给我们!”
  陈旅长把电报看了看,说:“不要说给我们一部分粮食,给一斗粮食我们也干!”
  杨政委说:“不给一粒粮食,咱们也要干。老陈,从哪个团抽一个连去执行这任务呢?”
  陈旅长说:“要赵劲派个连去。电话架通了,让参谋长告诉他。”
  夜里四点钟的光景,周大勇带领战士们,顺一条山沟向前走去。在前沟里,他就听见兄弟部队的同志说,自己团的队伍驻地离这儿不远,可是走了十多里路还没走到,真是心急锅不滚!
  猛乍,周大勇看见,沟渠右边半山坡的一个窑洞里吐出灯光。他乐了,向灯光跑去。可是哨兵问口令的喊声挡住了他。
  周大勇不乐意地说:“我们执行罢任务刚回来,怎么会知道口令?”
  哨兵问:“你是谁?哪一个单位的?”
  周大勇说:“我是‘英雄部’第一连连长周大勇。”
  一个参谋在黑暗中答话了:“周大勇?来,来!”
  周大勇走过去一问,知道这里是旅司令部驻地。闪亮的窑洞里住的旅首长。他问清了去他们团的路线,正要转身走,又听见旅政治委员在窑洞中喊:“外边是周大勇?进来!”他扭头向陈兴允说:“老陈,凑巧!我们不是要派点子部队去掩护运粮?周大勇他们也许可以去。”
  三四天以前,陈旅长在电话上听到团长赵劲向他报告:周大勇和他的连队下落不明。当时陈旅长愣了一下,便喊:“派人,立刻派人去找。你一定要把我的战士们找回来!”这几天,他常常一言不发,独自苦思,就算周大勇完了,可是要把那形样从心里挖去是不可能的。有时候,他又连连向旅政治委员说:“周大勇很机灵,保管出不了什么漏子。”旅政治委员从话音中听出,陈旅长说这些话只是为了安慰他自己。现在,周大勇在外头说话的声音,给陈旅长带来很大的高兴。陈旅长为了表示自己的乐和心情,正在盘算用些什么严厉的话来“''w”周大勇。
  可是周大勇一进来,陈旅长的心猛烈地抽动了一下,一切兴致都跑得精光。
  陈旅长和旅政治委员,从头到脚打量周大勇,像是第一次看见他。
  周大勇头上缠着绷带,脸又黑又瘦,两腮陷落,眼窝、鼻眼里尽是沙土,让火燎过的黑眉毛变成黄的了,眼睛倒是显得更大了。他身上的衣服花里胡哨的,有泥巴有血迹,有火烧的洞,有子弹穿的孔。衣袖打肘子往下都被火烧去了;裤子从膝盖以下撕破几绽。那光脚丫子有血有泥又肿,看起来格外厚、大。
  他直挺梆硬地站在首长们面前,微微抖动嘴唇,想说什么,可是那干燥发肿的嘴唇不听使唤。
  陈旅长和旅政治委员互相望了望,默默不语。
  变了!大变了!可是周大勇那双眼睛还闪着无穷无尽的顽强的光。它像是在说,残酷的战斗并没有熄灭青年的英气;也像在说,艰难和痛苦并不能折服为理想而斗争的人。
  旅政治委员左手搭在周大勇肩膀上,叫了声:“大勇!”他的眼光在他脸上转动,头轻轻的左右摆动,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陈旅长抓住周大勇的胳膊,说:“站到这里干什么,还没累够!坐下,好好歇歇,坐下!”
  陈旅长不看周大勇,来回走动着说:“看得出来,打得很苦!打得很苦啊!战士们呢?”
  “外边!”给首长说话就是这样坐着?周大勇正要站起来。陈旅长一把按住他的肩膀,和他肩并肩坐下。警卫员端来一碗水,旅长接过来递给周大勇。
  周大勇端着水,手直打颤。嗬!那手肿的像发面饼子,有干血巴有泥巴。
  杨政委听说战士们在窑外边,就急急地走出去了。
  陈旅长说:“回来咯!我知道你们会回来的。你们团长派了所有的侦察员和十几个骑兵通信员去找你们。你没碰到?倒霉的事常是往一块凑合的。战士们全都回来啦?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回来。这是可以想到的!可以想到的啊,同——志!”
  陈旅长用左胳膊揽着周大勇的肩膀。这,让周大勇挺不自在。他刚参加部队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时,旅长这样规劝过他。他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走不动的时候,旅长这样鼓励过他。他过雪山草地饿肚子哭鼻子的时候,旅长这样安慰过他。可是自从他下连队当了战士以后,多数场合旅长对他是蛮严厉的,有时候简直严厉得不近情理,叫人受不了。因此,周大勇常想看见陈旅长,可又躲着他。
  陈旅长呢,他看见周大勇这副死而复生的样子,心里有一种强烈的疼爱和激动。他对周大勇有一种特别的感情——
  父兄对子弟的感情。他不只是亲眼看着他从一个讨饭的孩子成长为一个英雄,而且是和同志们一道儿把他抚育成人的。陈旅长说:“大勇,告诉我,你们打得苦吗?一路上的情况怎样?”
  周大勇那勇敢自豪的眼,变得纯真,羞怯,还带点稚气。
  两只手好像变成多余的东西了,放在哪一块也不合适。他毫无目的摸着衣角,说:“没有什么,完成了掩护任务,我就把战士们带上赶主力部队。路上,敌人戳打了我们几下,我们也戳打了他们几下!”
  陈旅长问:“你说得多轻松!——你看我吧,不要老看着墙壁——你们从榆林城郊撤退时,敌人一定反扑了。路上也许和南下的三十六师猛干了几场!”
  周大勇用衣袖擦着脸上的沙土,拘拘束束,舌头像短了半截。他说:“和敌人碰打几下,那是免不了的!再说,部队就是为打仗用的,不打仗还叫什么部队!”
  陈旅长的心剧烈地动了一下,再没有问什么。他一边朝灶火台跟前走,一边说:“你看,三十六师多积极,现在进到米脂城以北三十里的镇川堡了。”他从灶火台上端起一个碗,走到周大勇跟前。
  嘿!三个熟土豆,周大勇像看见酸杏子一样,几天来第一次感觉到口里有了唾沫。
  陈旅长指着土豆,说:“来!你三口就会把三个土豆吞下去的,不过要慢慢嚼。你几口吞下去,连它的味道也尝不出来,那多可惜!”
  旅长递过土豆来,周大勇往起一站,伸手去接。因为起来得太猛,眼前突然一团黑,还啪啪地爆火星子。他连忙用手扶着墙,微微闭了一下眼睛,当他睁开眼的时候,看见陈旅长脸色非常严肃,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他。周大勇望着墙壁盘算:首长们大约在地图边站了多半夜了,兴许米面屑也没沾口。这三个土豆准是陈旅长、杨政委和参谋长的口粮。
  陈旅长说:“吃吧!多妙啊,三个土豆!”
  周大勇心虚口松地说:“我不饿!”
  陈旅长大声喊:“什么?真是要不得!”
  周大勇连忙抓过三个土豆,再没敢说二话。旅长的眼睛多尖啊,谁还能瞒哄了他!
  周大勇拿起一个土豆刚咬了一口,几个战士的影子闪在他眼前:他们就是那昨天说“连长,饿啊,走不动了!”的人。周大勇当时对他们说:“走啊,同志们,我知道你们,你们走得动!”
  周大勇乏的像摊泥。他把土豆拿在手里,就头低在胸前睡着了。
  陈旅长背着手,站在周大勇跟前。他那炯炯的眼光,长久的停留在周大勇脸上。他像是在周大勇身上发现了某种事物,某种深深地动人的事物。他甚至于惊奇自己以前不曾体会到它。
  杨政委走进来,轻轻地走到陈旅长跟前。两人不吱声地望着周大勇。有时交换着感动的眼色。
  窑洞里,除了周大勇那从甜睡中发出的舒畅而均匀的呼吸声以外,静得能听见人们的心脏跳动。
  陈旅长双手塞在裤兜里,来回稳实地走着。杨政委还站在原地,轻轻地呼吸,生怕惊醒周大勇。让他多睡一分钟,只有军人才知道这一分钟的睡觉多美,多难得啊!
  杨政委低声说:“给累坏咯!我刚才和战士们谈过,他们很惨烈地打了几天几夜。还带回来一些伤员和俘虏。我让政治部和卫生部马上派人来安顿!”
  陈旅长和杨政委走到墙壁上挂的地图边。陈旅长看了看地图,说:“派人去掩护运粮的任务,决不能让周大勇他们去执行!”
  “要得。我们另派别的部队去。”
  周大勇睡得正香。他梦见他率领战士猛烈地向敌人冲锋,突然一颗炮弹轰的一炸,炮弹掀起的土把他埋住了。他一惊,醒来了。睁开眼一看,首长们站在地图下。在首长面前就呼呼地睡大觉!他怪不好意思地站起来。也正在这一刻,他听见陈旅长和杨政委的话尾:不派周大勇而派别的部队去执行什么任务。
  周大勇向前走了两步,说:“有什么任务一定交给我们。”
  陈旅长和杨政委回头一看,周大勇气昂昂地站在他们身后。
  陈旅长把周大勇上下打量了一番又一番,说:“你偷听我们谈话?鬼得很。你睡了一觉?这就是战士们说的:‘骑马坐轿,不如扳倒睡觉。’我知道你睡得多舒服!”
  杨政委说:“离天明还有半个钟点,你们在这里吃了饭再回去。不在这里争取吃饭,那你会后悔的。”
  周大勇问:“任务呢?”
  陈旅长严厉地瞅了周大勇一眼,没吭声。他转过身去,来回走动。
  杨政委笑了,说:“老陈,这小伙子听见任务就没命咯!
  没有任务,有任务也不给他!是么?”
  周大勇说:“七○一,要有任务。就交给我们,我们打得苦,可谁又打得不苦?”周大勇眼光转向旅政治委员,请求着。陈旅长说:“任务!任务!任务有,但是不能交给你们。你不要看杨政委。他不是说他不支持你的要求吗?”
  杨政委望着周大勇那急迫的神气,突然变了口气,说:
  “老陈,不。我支持周大勇。不畏惧艰难困苦的人,是不会为疲劳制服的。好在路不远,来回五、六十里,任务也不大。”
  陈旅长说:“老杨,这可不行!”
  杨政委说:“你让他回到团里去休息,可是部队马上就出发。说老实话,他们回到团里,要饿肚子走路;可是去掩护搞粮食,虽然走几步路,”他指着肚子,“这问题可解决了!”

  周大勇接受了任务,乐的不行。他走到河槽,想找支部委员和干部们,把上级的决定告诉他们。
  黑暗罩着世界,湿润的空气在夜空流动。河边一堆堆黄蒿、苦艾和马兰草微微摇摆着。战士们有的背靠背挤在一块儿睡着;有的就躺在那全是鹅卵石的河边拉鼾声,萤火虫在战士们头边飞窜。周大勇摸摸一个战士的衣服,衣服是潮湿的。他想叫起干部和支部委员们,可是又想让他们多睡一会。他在心里说,我在河边来回走一百步,再叫醒他们。可是走完一百多步,他决定再走一百步。……
  突然,有人喊:“冲呀!冲呀!”
  战士们习惯成自然地抓起枪,一骨碌爬起来,互相问:
  “什么事情嘛?”
  “把敌人捞住了?”
  “问我干什么?我又不是司令员。”
  “发什么火!你吃了火药啦?”
  周大勇喊:“同志们,谁说梦话惊动了大家?”
  宁金山边揉前额边说:“谁,谁?我梦见了打仗——他妈的,我头上碰了个大疙瘩。——睡,睡,咱们再睡。”
  有的人嘟嘟哝哝地咒骂宁金山;有的人咕咕地笑:“宁金山头上碰的疙瘩,一定比地雷还大!”
  周大勇找来马全有、李江国、马长胜等人,把任务告诉了他们,大伙就分头给战士们传达。濛濛雨又下起了。村子里的鸡叫了。河岸上有军人和担架队的老乡在过来过去地步。紧张的生活随着紧张的日子又开始了。
  陈旅长找了旅司令部的四科长来,劈头就说:“我们有些同志整天喊为共产主义奋斗,可是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他常常就缺乏共产主义精神。陈德,你呢?”
  四科长高大而瘦削。他的一只眼睛,抗日战争被子弹打瞎了。左眼忽眨着,莫名其妙地说:“我?我还感觉不出我哪一块缺乏共产主义精神?”
  陈旅长说:“果真是这样?那就好办。明天,啊!今天,今天司令部人员的吃饭问题怎么解决?”
  四科长笔直地站在那里,兴冲冲地说:“老乡们给我们搞来一筐子土豆,四个南瓜,一斗谷糠。另外,旅党委有通知,十分没得办法,可以宰杀牲口充饥。——到今天为止,除了驮炮骡子,全旅的牲口已经宰杀了很多。骑兵通信员差不多都变成步兵通信员了!——我们司令部的同志们总算凑合着宰了一匹老马,已经煮熟了。七○一,你放心,今天保证同志们吃上一顿饭。当然,吃饱吃不饱,那可不敢夸口噢。”
  陈旅长手一挥,说:“马上开饭!饭可不是给司令部的人员吃,是给河滩坐的第一连的战士们吃。”
  四科长倒抽了一口冷气,忽眨着左眼,说:“七○一,分粮食也好,分什么也好,旅供给部总是先战士后干部,先战斗部队后机关。当然,旅党委会规定的这原则没错。可是司令部的同志们也是苦到家了!昨天整天他们是没有闻过饭的味道。啊!这,你并不是——”陈旅长脸色突然变了。他说:“我了解,因为我也没得东西吃,同志!”
  四科长急得前言不搭后语地说:“七○一,不是我……你看……晚上煮肉,炊事员肚子饿得咕咕叫,可是他们连一口也舍不得吃!我看——”陈旅长严厉的眼光,直逼得四科长想钻到地缝去,不容分辩地命令:“开饭!立刻!”
  四科长迟迟疑疑地看了看旅长,又看自己的胸脯,狠了狠心,说:“好!”
  陈旅长知道四科长的心情。这位经过长征、遍体伤痕的红军老战士——四科长,为了让同志们多吃一口饭,他常常是当着同志们把饭舀到碗里,又背着同志们把饭倒在锅里。司令部有很多人变成夜盲眼,他就是一个。今天司令部的同志们宰的那匹老马,就是他的乘马。
  陈旅长赶到窑洞门口,把手放在四科长脊背上,边走边说:“不要小气,贺老总给我们从河东运送的小米,马上就可以到。明天嘛,这样,你再想点办法?”
  四科长叹了一口气,说:“我的心都快劳干了,也把咒念完了!”
  陈旅长说:“嘘——不要摆出这副没奈何的样子。你难?
  你肩上只挑着司令部人员的吃饭的担子。而那些旅团干部呢?
  纵队司令员呢?彭副总司令呢?毛主席和周副主席呢?他们挑着什么样的担子呢?人常常觉得自己遇到的困难是世界上最大的困难,这都是由于缺乏锻炼。好咯,你去尽力想办法。
  万一没办法,就让司令部的同志们把皮带勒紧点。饿肚子,对我们并不是新鲜玩艺,同志们不会有怨言的。想想吧,第一连的战士们,苦熬苦战了几天几夜,马上又要去执行任务。陈德,他们才真正叫苦啊!你、我和司令部的同志们,那算是最安逸最享福的咯!”他望着天空,任雨往脸上淋。他的声音充满感情:“我们的战士,把自己的全部生命、青春、血汗,都交给了人民事业。他们即使去赴汤蹈火粉身碎骨,也积极自动毫无怨言。一个人,望着他们就不知道什么叫艰难畏惧。
  一个人比比他们,就觉得自己贡献太少,就觉得自己站在任何岗位上都不应该有什么不满意。”他站在那里不动,停了很久,又说,“人面对他们,还有什么个人打算,那会羞愧而死!”
  像是他跟前没有站着什么人,只是独自个儿说这些话似的!一大行军锅的稀饭——糠、土豆、南瓜和各种各样的野菜搅起来煮成的饭。饭锅旁边放了一筐子马肉。肉和饭的那股香味呀,直往人鼻子里冲。哪怕你离它一百公尺远,也能闻到喷香味。
  四科长陈德让旅司令部的刘副官掌勺子给战士们分饭。
  他呢,两只袖子卷到肘子以上,手里拿了一把刀子,割起一块肉就喊:“看司令部炊事员这份手艺啊!吃吧!吃吧!不要钱!”一会又喊:“不偏谁不向谁,是肉是骨头,各碰各的运气!嗨,嗨!啃完的骨头不要乱扔,瘦骨头也能熬出四两浮油!”
  周大勇喝了一碗稀饭,分到了四两来肉。肉,他一口也吃不下去。昨天晚上,他吃了首长们半个土豆(他把两个半分给几个战士了)。谁知道首长们有多少个钟点米面屑没沾口啦?他想找块纸把肉包起来给首长们送去,可是衣服透湿,哪里会有块完整的纸!低头一看,破衬衣吊下来一片,他哧的一撕,用布包着肉。
  他看见陈旅长和旅政治委员并肩站在河边的高地上,就躲躲闪闪溜进旅首长住的窑洞。他把肉放在灶火台上,乐的正要往外蹦,有人一声喊住他:
  “搞什么鬼?回来!”
  听这口气,喊叫的人定是位首长。周大勇的心嘟嘟跳,脑子还没有转过弯,就迅速地扭转身,立正站直了。嘿!仔细一看,原来是陈旅长的大个子警卫员,坐在灶火角,满不在乎地摸着下巴。
  周大勇松了口气,说:“老资格,你这个死家伙吓了我一跳!”
  警卫员挤眉弄眼像是抓住谁的短头了,问:“你干啥?”
  周大勇说:“我们全连战士给首长们送来点肉。喂,大个子!首长们要问起你,你一口咬定说是炊事员同志送来的。你要说破真情,我可要揍你。”
  警卫员问:“揍几下?”
  “二十四下。”
  “揍哪里?”
  “把你的鼻子揍歪!”
  “全不碍事!要嘴吃饭,要鼻子扯淡哩!”
  周大勇说:“那你这家伙是成心要跟我捣蛋咯!”
  警卫员把左拳往上一举,脚跟啪地一靠,说:“我向连长同志宣誓:不泄露军事秘密!喂,喂,还有:谁要再能给首长们送来半斤肉,我给他跪下磕响头。”
  周大勇走出窑洞。连阴雨越来越大了。他走到河槽里,只见战士们方方正正地站了一片。
  战士们的头发都很长。他们多半是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可是胡子却长得黑茬茬的。衣服都稀烂,十个人就有九个人是光脚丫。但是他们那一双双鹰一样的眼,都闪着渴望战斗的光。
  陈旅长和旅政治委员,站在战士们前面,看着每一个战士的脸膛。
  濛濛雨变成了吊线雨。云彩缠在山腰。
  旅政治委员讲了一段话。陈旅长又讲话了。
  陈旅长刚毅的眼睛,注视着战士们的脸,足有两三分钟。
  他说:“同志们,你们是为了劳动人民利益敢于上刀山的英雄!”他低沉的声音充满感情;紧咬着牙,铁一样的下巴微微抖动。“你们回来咯。并不是你们连队所有的人都回来了!亲爱的同志们,多少年来,我们历尽人间艰苦,牺牲了许多同志。我们走着一条血的道路。中国人民的苦难,都集中地表现在人民战士身上咯。可是不论怎样流血牺牲,忍饥受俄,我们总是勇往直前,相信胜利,相信我们事业的正义性。亲爱的同志们,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党、毛主席和周副主席,总是满怀信心地告诉我们:我们要胜利,旧社会一定要打碎,新社会一定要在我们手里建设起来!因此,我们的军队就有许许多多排除万难、为了全体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他的每句话都充满着鼓舞战士们的热情。他把那奔流在自己血管里的力量,通过语言注入在每个战士的心里。
  周大勇像一尊铁像一样,站在战士们前面,眼睛一直望着陈旅长。他心里那滚沸的感情,变成了希望立刻去猛烈战斗的烈火。
  旅政治委员那锐利的眼,一直望着周大勇和战士们。是的,他们都是些普通的人,但是他们都经过战火的烧炼;在他们那朴实的外表下隐藏着多么深刻的思想和感情!他们曾经是被人踏在脚下的人,可是如今,他们能撕破昏暗的天,让太阳的光辉普照大地。那一个个平凡的脸膛,也都是一部人民斗争的活历史。中国革命最伟大的成就,不就是培养出了这些人么?
  陈旅长讲完话,战士们立刻把他围起来。他和战士们亲热而激昂地谈着最近就要展开的一场大战。这工夫,他像是那许多士兵中一个普通士兵。
  周大勇计算了一下,今天是八月十七日,他要完成了抢运粮食的任务,在今晚和明天早晨赶回来的话,还可以参加一二日之内就要进行的大战。
  他带上战士们急急地出发了。

  八月十七日后半夜,部队经过五十里急行军以后宿营了。
  可是休息了半个钟头,又接到命令:三点半出发。
  陈旅长处理了一些必须马上处理的事情以后,躺在马褡子上打算合合眼。
  杨政委看看表,躺下去。他悠悠忽忽地说:“老陈,抓紧时间,还有半小时的好觉睡哟!”
  陈旅长没有回答,他的眼皮已经拉不起来了。
  陈旅长睡了没有十分钟,一位参谋送来一份纵队司令部的作战命令。他坐起来使劲地张起眼皮,伸手接住命令。他正要借参谋手里的灯看命令时,听见旅政治委员含含糊糊地说:“不会便宜它,我们……揍它……”陈旅长轻轻地叫:“老杨,老杨。嗬!做梦也是紧张的!”
  陈旅长看了看命令,瞌睡、疲劳一扫而光。他脸上显出异样的光彩,拍着膝盖,喊:“老杨,起来!妙,妙透咯!”
  杨克文敏捷地爬起来,以为来了提前出发的命令,说:
  “走咯?半小时也不给睡?”
  陈兴允把命令凑到杨克文眼前,高兴地说:“彭副总司令说,敌人要分三路来,敌人就分三路来了。敌人执行彭总命令的准确性比我们也不差。”
  杨克文揉揉眼睛,仔细地看着命令,说:“这有什么奇怪!
  彭副总司令指挥敌人的事,你和我并不是第一次才体验啊!”
  话是这么说,但是,他也掩藏不住自己心里的高兴,“老陈,你看,彭总多么巧妙地避免在不利情况下和敌人作战。他会把我们军队的各种条件和力量充分地利用,充分地发挥,而善于避免敌人的长处利用敌人的弱点打击敌人。老陈,我们把敌人拉到我们想要进行战斗的地方了。要狠狠地敲他一下,让胡宗南知道自己姓什么!”
  陈兴允坐在马褡子上不吭声,他回想起了八月十五日夜里会见彭总的情景。现在彭总大概正在端着蜡烛,查看地图。
  当他看到敌人完全按照他老早就下了的判断向前推进时,他,一定还是毫不惊奇的,或者又更加深沉地思索起来了。
  陈旅长和杨政委站在地图下。陈旅长查看敌人进攻的路线;杨政委念着命令上写的一大篇敌军番号。陈旅长把前两天敌人主力集中的咸榆公路上的绥德县城,用红蓝铅笔划了一个大蓝圈,然后再从大蓝圈开始,在黄河以西无定河以东划了三个向东北展伸的蓝线。他说:“老杨,胡宗南的算盘打得挺不错吧!”
  杨政委冷笑,说:“什么挺不错,完全是按我们指定的路线走啊!”
  他俩大声笑了。更深夜静,他俩铜钟似的笑声,显得特别响亮和欢乐。
  离部队出发时间只有十分钟。旅参谋长到赵劲那个团去了。陈旅长打了电话要参谋长马上回来。接着,电话员便撤机子收电线;警卫员们在收拾旅首长的行李;参谋们在摘墙上挂的作战地图。
  杨政委说:“老陈,敌人真是瞎子摸鱼,他要去的地方鬼都没有一个!”
  陈旅长想着沙家店以北地区我军集结的位置,说:“这简直是送上门来了,敌人的侧翼完全暴露在我们的面前。你想想看,我们一伸手就能全部捞住三十六师呀!”
  部队集合在沟槽中,准备出动。各级政治工作干部,利用出发前的时间,向战士们讲今晚行军应注意的事项。
  旅长和旅政治委员走到赵劲那个团的队伍旁边,看见了团长赵劲。
  陈旅长喊:“进入战斗你们可要露一手啊!彭总计划的再好,我们打不好也是枉然!”
  赵劲说:“放心,彭总计划好了,那我们就不顾一切地打出个名堂。”
  陈旅长高兴地问:“说得好。你一个人这样想?”
  赵劲说:“我一个人这样想有好大用处?战士们都这样想啊!”
  杨政委喊:“李诚!看起来,战士们一个个都嗷嗷叫。”
  李诚说:“战士们想打仗简直想的快得病啦!请战书送来好几百件。不过,有些人也产生了不耐烦的情绪!”
  杨政委说:“战士们想打仗这是好的。部队什么时候都要保持一股想打仗的劲头。可是你们要向那些对行军不耐烦的人进行解释:运动战就是要运动嘛!再说,捞住一个如意的战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陈旅长走过来插问:“卫毅呢?”
  李诚说:“给团直属队同志们讲话哪。他不会让自己没事干。”
  陈旅长称赞地说:“他应该提起来作我们旅的副参谋长。
  一个知识分子出身的干部,这样忠诚朴实,这样勇敢无私,真是难得的很哪!”
  李诚说:“你不是说,你和杨政委在纵队党委已经提过了么?为什么现在还不见分晓?”
  杨政委头猛一摆,说:“走,走!回头再说吧!先把部队拖上去。”
  天明了。部队向野战军司令部指定的位置前进。
  陈旅长和旅政治委员杨克文骑着马,在部队行列最前面并排走着。他俩骑的那两匹枣红马,高低大小、毛色都是一样的。山沟间道路平坦的地方,两人便纵马奔驰。那两匹身材不大的战马跑起来,尾巴扬起,又快又平又稳。旅长和旅政治委员勒着缰绳,身子略略向后仰着,风把他俩披的棉衣扇起,看来是满威武的。跑了一阵,他俩又马头并着马头让马踏小步走,好像比赛看谁的马好。
  早饭时光,部队宿营。
  像每次战斗前的情形一样:命令、走路、擦枪、开会、讲话、炊事员做饭……这一切用两个字就统统包括了:紧张。陈旅长、旅政治委员、旅参谋长,分头到各团召集营以上干部传达了作战命令。
  陈旅长和杨政委坐在一棵沙果树下。他们旁边站着旅司令部的一科长和几个参谋。
  作战地图铺在地上。陈旅长趴在地图上,用手量距离,用红蓝铅笔轻轻地划着敌人的态势和我军的部署。
  米脂以北的镇川堡到乌龙堡,是正东正西七十来里。敌人整编三十六师摆成一字长蛇阵,由镇川堡出发东进,准备和他们进到黄河边上的主力队伍会合。现在三十六师的先头部队一二三旅已经到了乌龙堡。三十六师师部率一六五旅等部,还在离乌龙堡三四十里的沙家店一线。
  我军总的部署是:彭总命令一个纵队和地方部队的两个团插到乌龙堡与沙家店之间的当川寺,准备斩断一二三旅与三十六师主力部队的联系。我主力部队部署在沙家店以东地区,只要三十六师师部及一六五旅等部,由沙家店东进一步,就钻进了“彭总的口袋阵”。
  陈旅长念着敌人的番号,在地图上轻轻划着记号。他觉得这次战斗是很有把握的。杨政委站在旅长身后,弯下腰,双手撑住膝盖,从旅长肩头望下去,盯着地图。
  杨政委说:“哼,整编三十六师,是胡宗南‘最能打的主力师’。它在我们西北战场上还没有碰过大钉子。这一次我倒要瞧瞧它的狂妄骄横!”
  陈旅长站起来,摆手要参谋们收拾地图。他擦着头上的汗,用帽子扇风,说:“好啊,让胡宗南的王牌——三十六师尝点苦头!”他看看天空,又说:“这样闷热!可不敢下雨,老天!”
  杨政委揉揉膝盖,说:“我的关节又疼起来了,不是好兆头,很可能下雨!”
  警卫员端来几碗开水,掏出几个小米搅糠皮做成的窝窝头。
  旅首长正要吃饭,旅部机要科长送来一份电报。他们挤在一块,急切地看着。
  电报上的大意是:八月十一日刘邓大军,跃进千里,向大别山地区挺进,威震长江南北;后天(八月二十日)陈赓兵团准备在洛阳、陕县之间南渡黄河,挺进豫西;我陈粟大军也转入外线作战,彻底粉碎了敌人在华东战场的重点进攻,出师鲁西南,有力地配合了刘邓大军的作战,……我人民解放军在黄河以南,长江以北,东起苏北,西至汉水的广大原野上,将要全面地转入大反攻……
  杨政委一跃而起,说:“老陈,利用五分钟时间,召集团一级干部传达这消息!”
  陈旅长说:“要得,要得。”
  骑兵通信员纵身上马,飞出去传达命令。旅参谋长情绪高昂地喊着参谋们,要他们通知附近的干部们。
  眨眼工夫,干部们纷纷跑步赶来了。
  杨克文背着手,眼里闪着机敏清澈的光。他看着干部们,最后,眼光落到身材高大的团参谋长卫毅的脸上。卫毅乐呵呵地微微耸了一下肩膀。杨克文想:这卫毅不管从哪方面看,都像个勇敢、诚朴和勤奋的工农干部噢!干部们脸上都有特别急切的兴奋的气色。
  杨政委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盼望的日子来到了。明年初,刘邓大军带头进入反攻;现在,我们全面的大反攻就要展开了!”
  干部们眼睛一眨也不眨地望着旅政治委员,往前拥挤着。他们那破旧军衣下面的心,都兴奋得嘟嘟跳着。他们期待这一天,期待了多少日日夜夜啊!“大反攻”的路,是他们血一滴汗一滴走出来的。
  杨政委干脆简单地讲述了全国各战场的形势以后,说:
  “同志们,战争才不过打了一年多,美国杜鲁门政府支持的蒋介石就垮下去了。同志们,刘邓大军势如破竹;陈粟大军正在鲁西南激战;陈赓兵团就要渡过黄河,挺进豫西;胡宗南的老巢——西安也将迅速变为前线。两三天以后,蒋介石和胡宗南就会知道什么叫厉害。同志们,现在你们可以看出:党中央、毛主席和周副主席命令彭副总司令把胡宗南的主力部队,从延安调到这长城边的战略意义咯!同志们,我们不仅把敌人拖到这里,还要打一个胜仗。如果我们在陕北把这一仗打好的话,第一,可以扭转西北战局,转入反攻。第二,有力地配合了其他战场,首先是有力地配合了刘、邓大军和后天强渡黄河的陈赓兵团。同志们,毛主席、周副主席和彭副总司令亲自指挥下的西北野战军,立刻就要创造出伟大的战绩。同志们,你们去告诉英雄的战士们:要不怕艰苦,不怕牺牲,猛冲!猛打!为西北解放,为全国反攻打一个漂亮的歼灭战!你们要告诉战士们:他们英雄的功勋会被写到中国人民斗争的历史上去的!”
  骑兵通信员们在山坡上,在沟槽里到处飞跑,传送消息、命令。他们把马打得这样快,当他们上山的时候,人们觉得他们是马蹄腾空飞上去的;当他们在沟里跑的时候,近处看,马的肚皮贴住了地;远处看,人和马成了一条线,像一支出弓的箭一样。这时,每一个干部战士的心情,都像那骑兵通信员们一样的紧张和昂奋。
  各级指挥员、政治工作人员,有的抡着拳头,有的手里拿着军帽挥着向战士们讲话。
  欢呼声四起:
  “全国大反攻万岁!”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时候,是干部们用自己的热情鼓舞战士们呢,还是战士们用自己的信心鼓舞干部们呢?这是谁也说不清的。因为讲话、举枪欢呼、表决心、喊口号已拧成一股巨大的吼声,激荡着黄河和万里长城身旁的千山万壑!
  沙家店东北的小山沟中,步兵、炮兵、骑兵、担架队,……
  像发了山洪一样向前流去。
  团参谋长卫毅站在沟岔的河岸上,手撑在腰里,一手提着驳壳枪,注视着跑步前进的战士们。
  战士们有的扛着迫击炮筒,有的背着炮盘,有的抬着重机枪,有的扛着子弹箱。……
  卫毅扬手高喊:“往下传,把枪衣脱下!把枪火帽卸掉!”
  战士们奔跑着,当他们经过卫毅跟前的时候,都严肃兴奋而激动地用眼睛向他打招呼。他们像是对卫毅表示:“参谋长!要大反攻呀!”
  卫毅像每次战斗前一样,觉得自己浑身汹涌着狂潮一般的力量。他想:“多好的战士哇!带上这样的战士,还有不打胜仗的道理吗!”
  猛地,一阵从万里长城刮来的大黄风,狂吼着滚过山头,风沙打得战士们的眼睛都睁不开,衣服被风吹得扇起来;迎风前进的战士们,都弯下腰往前钻。
  大风不但带来了黑压压的云彩,而且把黑云彩吹到一块,一下子就天昏地暗了。真像有谁猛地用一片黑色大布,把天遮盖起来了。
  战场上凑巧的事可就不少啊!西北战场上,每次打仗必定下雨。有些地方,旱的一年四季不见雨水,可是部队一去,正要开始打仗,马上就大雨瓢泼。战士们笑着说:“咱们是龙王爷噢!”
  团参谋长卫毅急急地向前跑去。他想:“狂风暴雨要来了!”
  不管黄风怎样吼,天气怎样暗,步兵、炮兵还是一溜一行的由北向南,朝沙家店以东的常高山一带急急地运动。……
  闪电撕破昏暗的天,炸雷当头劈下来,仿佛地球爆裂了。
  大雨从天上倾倒下来,霎时,满山遍野,变成白茫茫的一片。
  山洪暴发了,响声就像黄河决了堤。
  狂风暴雨中,西北战场决定性的战斗展开了……
  天傍黑,我军把敌人一部击溃了!
  大风大雨,天黑地暗。我军所有的部队,不但不能对敌人进行什么攻击,追击,而且上不能上,下不能下,都站在山头上淋雨。
  闪电!闪电!电光把无边的黑暗撕破了。雷声炸,狂风滚,沟里的洪水直吼叫,像天塌地裂一般。雨,雨还是拼命地往下倒,像是猛烈的闪电光,把天给劈开了,天上所有的水都倾泻下来了!
  站在山头上的战士,就像站在大瀑布下面一样!有些骡马滑倒,摔到深沟里去了,饲养员在那里大声哭喊。兔子、地老鼠等动物,都被雨水灌得从土洞里蹦出来四处乱窜,撞在战士们的脚上和腿上。
  团参谋长卫毅从二营指挥所里出来,迈着大步,顺一条山梁向北走去。他满身是泥,湿漉漉的衣服贴在身上,鞋子被泥拔掉了,光着脚板,左裤筒从膝盖以下被圪棘刺撕得吊下了。他弯下腰把那膝盖以下的破裤筒狠狠地撕下来,用破布擦擦头上往下流的雨水。他走了五十多公尺,迎面就碰见赵劲。
  卫毅说:“暴雨,你看这暴雨……团长!政委呢?”
  “三营去咯!”赵团长背风雨站着。他恶狠狠地咒骂天气。
  卫毅说:“倒楣的雨!……”接着,他像安慰自己似地又说,“团长,反正雨对我们不利,对敌人更不利,因为我们事先布置好敲他;敌人呢?在山上行军,突然大雨来了,又遇到我们突然攻击,非常狼狈。”
  这时,政治处的组织股长,从三营带来百十个俘虏往团指挥所走。卫毅插过去简单地询问了一下情况,回头对赵劲说:“团长!百十个俘虏就有五个营九个连的番号,我看,敌人大概混乱得连头也抓不住了!”
  赵劲用手擦擦头上的雨水,说:“敌人的侧翼部队是被击溃了,可是我们没日没夜等待的战斗就是这样!……狗娘养的,碰到什么鬼呀!碰到什么鬼呀!”
  “暴雨把一切都搅乱了!下一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绞着赵劲和卫毅的心。因为,我军前边是黄河,后边是无定河,身边是优势的敌人,这一仗只能打好不能打坏啊!因为,集结在晋西南、后天就要突破黄河天险的陈赓兵团,等待着沙家店的捷音。因为,西北这一仗,是全国大反攻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把一切希望都放在这一仗的胜利上。可是暴风雨把战士们用生命、血汗交织起来的希望,变成了痛苦的激愤!卫毅和赵劲分手后,向第一营阵地走去。
  风还刮,雨还下,电还闪,雷还响……
  雨乘着风,威风劲更大。喷得人连气都喘不上来,一股一股的冷气,钻到肚子里,传到周身去。狂风吹,大雨浇,战士们的破单衣贴在身上冻得打哆嗦!
  第一营教导员张培和战士们一块站在山头上。他的打摆子病又犯了,浑身发抖。他想:“病能摔倒我么?不能。一会儿,雨不下的时候,我们还要继续战斗。”他在泥水中走着,尽力地想着战士们。电光一闪,他看见第一连的战士们抱着枪背靠背坐在泥水中。有些战士光着膀子,他们把衣服脱下来裹在机枪上了,一个战士坐在泥里抱住枪,用衣服裹着头,右手打着拍子,口里唱:“不怕风吹雨打……嗨呼嗨……我们打不散也拖不垮……嗨呼嗨……”张培挺了挺腰,好像他要摆脱那纠缠他的打摆子病。他尽力向远处看,前边是黑乌乌雾腾腾的一片。闪光又划破漆黑的天,雷声震得人脑子麻木。他趁闪光又看到前面:连长周大勇来回跑着,还兴致勃勃地向战士们喊:“同志们,风雨、饥饿、敌人,都唬不倒我们!不怕热、不怕冷,能走、能饿、能打,这是我们的传统作风!同志们!什么高山我们没有上过!什么大河我们没有过过!什么艰难我们没有经过!同志们!眼前这点困难算不了什么,完全是小意思。同志们,小心枪口上堵上泥,我们要随时准备战斗。”
  “什么?什么?上级命令收兵,那就是有收兵的道理嘛!
  你怨天怨地干什么?你急,谁又不急呢?”张培又听见周大勇对什么人吼喊着讲话。
  指导员王成德喊:“同志们!站起来,面向连长,这样就背着风雨啊!好,唱一个歌!”
  战士们唱: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
  歌声给了战士们力量,他们反复地唱着。
  电一闪,又显出了那站在急雨泥浆中唱歌的战士们,显出了那站在战士们面前的周大勇和王成德。张培觉得,周大勇和王成德那雄赳赳的姿势对战士们就是最有力的号召。张培虽然浑身发冷,牙关子直打架,可是,他一次又一次地想:
  “病,决不会把我摔倒的!我们立刻就要进行战斗。暴雨是下一阵子,它马上就会停止的!”
  张培踏着泥,淋着大雨回到营指挥所。他觉得浑身发冷,头昏眼花,可是他勉强地支持着。脚下扎了一根刺,很痛。他低下头拔掉刺,可是一抬头时,天也转地也转,眼发黑;他失去了控制自己的力量,悠悠忽忽,像掉下无底的深沟!……
  营部通信班长连忙扶住张培,喊:“小山子,快去报告四一号或四二号,就说教导员不行了!”
  电光猛一闪,通信班长看见张培躺在泥水中,眼闭着,下巴颤动,雨水从他脸上往下流。
  张培猛然心里又豁亮了,他用颤抖的手推开通信班长,说:“喊什么?——雨,快过去了!——沉不住气!小山子,回来!”
  正说着,团参谋长卫毅噗嚓噗嚓踏着泥水走过来了。他问:“张培,怎么样,雨淋得够呛吧?”
  张培说:“不,不要紧。战,战,战士们情绪挺高。”
  卫毅听见张培声音有些发抖。他问:“打摆子病又犯了么?”
  张培说:“哪,哪里!病没有犯,只是,只是身上有些冷。”
  卫毅把他的警卫员披的一条麻布口袋,拿来给张培披上,就顶着风雨,踏着泥水向左翼走去。他边走边喊:“准备好,同志们!雨不会下得太久,过一会再跟他拼!”
  通信班长三跷两步赶上卫毅,说:“参谋长!张教导员病得厉害,请你想个办法。他刚才昏倒了。我们要向团首长报告,他把我们克得下不了台!”
  卫毅返回来,喊:“张培,让通信员把你背到团指挥所去。
  四一号在那里挖了个小窑洞。你去,营里工作我来暂时代理。”
  张培说:“别听通信员们瞎扯!没有那么严重。”
  卫毅问:“确实?”
  张培说:“哄你干什么!”他走上去,用全身力气握了握卫毅的手,说:“看!我的力量还足吗?”
  卫毅说:“反正我要派一参谋来临时代替你工作,你到团指挥所去休息一下。”
  “不要,参谋长,不要派一参谋来。”
  卫毅走后,张培把通信班长叫来,狠狠地“训”了一顿,说:“谁叫你去告诉参谋长?”
  通信班长说:“教导员,你的身体真是不行了!”
  张培说:“什么叫不行?你们怎么只看见我?战士们那么艰苦,你们为什么看不见呢?战斗下来,我要结结实实跟你们算账,糊涂透啦!去,告诉各连连长:好好掌握部队,今晚还要继续干;雨,毁不了我们的战斗!”

  从沙家店镇子往东跳过四五个山头,半山腰有几个窑洞,当年住过人,后来老乡们放柴草用。它如今成了三十六师师长钟松的避难所。
  钟松从山坡上的指挥所走下来,浑身湿透了,裤腿、衣袖上粘满泥巴,这位中将整编师(军)长,没有少跌跤。昨天到今天,他像被心火烧焦了似的,脸上起了很多皱纹。那一条条的皱纹从眼角拉到脸腮,像是用钢笔画上去的很多粗线条。网着血丝的眼睛喷着怒火。
  钟松进了窑门,他的旅长、参谋长,还有一个团长都在那里等他。他双腿叉开,提着两个拳头,谁也不看。眼眉像抽风一样直动弹。
  将校指挥官们一个个满身都是黄泥巴,他们的眼光都集中在钟松身上。那些眼睛都是充血的、紧张的、焦虑的。只有那个团长虽然漆黑的脸上溅了点泥污,可是满不在乎,仿佛在场的人,只有他有独特的魄力和胆识。
  突然传来一阵猛烈的机枪声,空气颤栗着,有几个军官像触电一样,浑身一动,伸长耳朵谛听。讨厌啊,雨后的枪声特别清脆,特别刺激神经。那个团长,没有伸长耳朵听,也不惊奇。他在打量钟松。钟松的脸色是坚决严厉的,——他外边穿一件草绿色卡叽布军官服,内边套件士兵的黄布军服,贴身是陕北老乡的黑粗布烂棉袄。
  “他为什么穿件老百姓的衣服?啊,我们队伍打了败仗,他就可以化装逃跑!这小子呀……”这个新奇的发现,才让那位团长着实发慌了。他鼻孔一张一张地直动弹。
  钟松有时把手放在前额上,闭着眼,像是头痛。地上铺着张地图,他趴下去,飞快地扫了一眼,骂道:“共军,可恶!狡猾!可恶!”
  那位旅长很沉着地说:“天不作美呀!要不下雨,我们或许已经推进到乌龙堡了。”
  钟松气疯疯地怨天骂地:“陕北,最落后!我打了多年仗,像陕北这样可恶的地方我没有见过!我没有见过!遍地是山,风雨无常,老百姓刁顽极了!”
  那位旅长后边的一个人插话:“现在看来,刘子奇指挥的一二三旅,就不该远离我师主力先向乌龙堡推进。”
  钟松说:“我不是请各位来作无谓的埋怨!这几天蒋主席和胡先生,把很大的希望放在我和诸位身上。……现在,现在我们要特别沉着!”
  钟松的参谋长,走近地图,说:“沙家店实际上已处于敌人包围之中——”钟松打断参谋长的话,说:“被包围?说这话为时过早,现在只能说有被分割包围的危险。我已命令刘子奇不顾一切牺牲,率领一二三旅冒雨从乌龙堡返回来,向沙家店靠拢,向我们靠拢。”
  一个军官说:“沙家店与乌龙堡之间,已发现敌人,子奇兄恐怕不能靠拢我们。”
  钟松一步抢前,恶狼似地吼道:“你昏了?共军实力情况,难道我们一无所知?沙家店与乌龙堡之间的敌人只是少数箝制兵力。共军,共军向来是高度集中而不分散兵力的。我要诸位保持冷静,且勿夸大敌情,且勿夸大敌情!”
  那个旅长说:“如果刘军长有同舟共济的精神,率领他的五个半旅尾随刘子奇向我们靠拢,则万无一失。可是刘军长来电称:大雨阻隔,不能行动。”
  钟松说:“大雨阻隔不能行动?我会记住这笔账……不怕他保存实力……胡先生已电告他,二十日——明天下午不能到达沙家店,就要把他提交军事法庭审判。还有,胡先生明天要坐上飞机,在沙家店的上空,指挥我各路大军。……”他东看西瞅,又说:“诸位,为了慎重起见,我们要在沙家店坚持一天暂不东进。坚持一天毫无问题,我的部下是能打的,是有牺牲精神的。胡先生也答应派全部空军支援我部!”
  那位旅长问:“这就是说,固守待援?”
  钟松说:“固守待援。积极的,积极的,我们尽力抢占沙家店周围的山堡。这样,这样,敌人如果向我军进攻,就让他一个一个夺取山堡,我们即可换来时间。现在,时间,时间,……各部抢占山头后要死守……与阵地共存亡。不论哪一级军官,擅自放弃阵地,就地枪决。不是本人无情,而是处境万分危险。望诸位传达我的命令,直至士兵!”
  紧急召集的旅党委会议开了二十分钟,就结束了。干部们都在焦急地等着陈旅长回来,因为旅长到野战军司令部开会去了。
  有的干部在议论昨天的大雨和未来的战斗,有的干部坐在地上,用拳头支住下巴,苦苦地思量什么。
  旅长陈兴允一进窑门,干部们的眼光,嗖地都集中到他脸上,像是立刻要从他脸上看出:昨天的战斗是烂包了,可是明天怎么办呢?
  一连串的问话拥到陈旅长耳边:
  “旅长,还打不打?”
  “旅长,敌人呢?溜了吗?”
  …………
  旅政治委员杨克文问:“老陈,看见彭总了吗?他说什么咯?继续打吗?昨天一敲打,引起什么变化?”
  陈旅长哈哈大笑。他爽朗的笑声,在这窑洞里长久而怪中听地回旋着。他取出一支烟,把烟的一头在烟盒上磕碰着,悠闲地说:“我在野战军司令部遇见一个同志——郑世德。他以前在一二○师司令部工作,这里认识他的人很多,他刚从晋西北过来。他说:这几天贺龙司令员正在黄河边忙着工作。贺老总问到我们旅好多同志,特别问到篮球健将卫毅。抗日战争中,我们一二○师有个著名篮球队,叫‘战斗队’。卫毅是10号,和一位刘大个打‘后卫’。贺老总夸奖说,这两个‘后卫’像两座钢筋水泥的碉堡。是不是,你们说呀!”
  杨克文说:“你看的是旧皇历。现在卫毅不是打‘后卫’,而是打‘前锋’——在西北战场上冲锋陷阵啊!不管怎么说,贺老总对卫毅的印象是蛮好的。”
  卫毅微微耸了一下肩膀,淳厚的面容上有点发红。他,憨厚地笑了笑说:“三七年冬我刚参军,贺老总就看上了我这个大个头。后来硬是把我从侦察队调到师司令部当参谋。这样要组织师部的人打球就方便了。从解放战争开始到现在,再没有看见贺老总,而且连一封信也没写过哪!”
  陈旅长说:“贺老总会原谅我们的。他知道我们忙,也知道我们懒!”
  干部们心里着急,很想快点知道明天的仗怎么打。但是大伙从陈旅长说话的神气和脸色看来,情况像是还不太坏。陈旅长说:“我们到了野战军司令部住的村子,彭总还坐在树下边和老乡们谈话。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围拢他。有一个小孩还爬在他背上,数他头上白了的头发。老乡们给彭总讲什么种庄稼啦,陕北的山啦,秋天的雨啦。彭总笑着,像听得蛮有味道似的。后来,彭总和我一道向他住的窑洞里走去。他说:‘陈兴允同志,我们要像扫帚一样供人民使用,而不要像泥菩萨一样让人民恭敬我们,称赞我们,抬高我们,害怕我们。泥菩萨看起来很威严、吓人,可是它经不住一扫帚打。扫帚虽然是小物件,躺在房角里并不惹人注意,但是每一家都离不了它。’彭总还一边走一边学着说陕北的方言土语,讲述这里的人情风俗。”
  干部们都互相瞧着,脸上显出兴奋、感动和思索的神情。
  陈旅长走到地图跟前,说:“我们毛燎火烧的,总部的人倒像是放了假似地悠闲。同志们,并没有开什么会议,彭总只是分别和去的干部谈了话。彭总集中力量消灭敌整编三十六师的决心不变,计划不变,总的部署不变。”
  旅政治委员杨克文问:“老陈,可是昨天大雨打断了常高山战斗以后,我们的力量、部署暴露了,彭总的意图也暴露了!”
  干部们相互交换眼色、点头,像是表示:旅政治委员说的,就是他们最着急最担心最焦灼的事。
  陈旅长说:“陕北的气候变化快,战局变化更快呀!这变化有时候连我们也搞不清,可是彭总和野战军的各首长一开始就掌握了这变化的规律。今天,彭总分析敌情的时候,我才知道他不但早就掌握了这规律,还准备了应付战局变化的各种方案。昨天战斗以后,战局急速地变化了。胡匪整编三十六师一发现他们面临优势的我军时,就赶紧请示胡宗南。坐在千里之外的胡宗南就命令他们:不顾一切地收缩兵力,在沙家店周围山头上做工事,等待增援。”陈旅长指着地图上的沙家店以东三、四十里的地方,说:“这是乌龙堡。三十六师的前卫——一二三旅进到这里的时候就慌咯。因为,他们到乌龙堡并没有和刘戡率领的五个半旅会合。那位兵团司令刘戡呢,还在乌龙堡东边三四十里的黄河边上乱转。一二三旅感觉到自己前边挨不着刘戡后边挨不着钟松,有陷于危险的孤立。接着,一二三旅也知道钟松在沙家店被围,这更慌咯。现在一二三旅正回头向沙家店靠拢。听说,敌人整连整排被山水推走,也不能阻止他们回头窜。这帮匪徒真是不顾命地在挣扎咯。”
  赵劲站在旅政治委员身后,他说:“旅长,实际上三十六师现在正向彭总的手掌里集中。”
  李诚说:“这是很明显的!”’他看看卫毅。卫毅耸耸肩,憨厚地笑了笑,表示同意这样看法。
  陈旅长说:“昨天晚上,彭总得到情报:东线,一二三旅回头增援,刘戡率五个半旅尾一二三旅也向沙家店地区靠拢。彭总还让我们纵队和兄弟纵队,坚决依照原来计划消灭沙家店的敌人。他只根据这新变化,稍稍变动了一下兵力。”
  他又指着地图上沙家店以东七八里的常高山,说:“彭总抽调了两个旅在常高山伏击回头增援的一二三旅。”他又指着乌龙堡和常高山中间地带,说,“原来,彭总就放了×纵队和地方部队两个团在这里。他们昨天的任务是:抗击回头向沙家店靠拢的一二三旅,保证主力全歼沙家店的敌人;今天,他们的任务是:放一二三旅回头增援,到一二三旅进入我们常高山伏击圈的时候,他们从北向南插下来,堵住尾一二三旅推进的刘戡那五个半旅,保证主力全歼一二三旅和沙家店的敌人。同志们,这就是彭总根据新情况摆的新阵势。”
  干部们哗哗哗地鼓起掌了!接着,又是一片热烈的议论声。这一刻,每一个指挥员,都想把自己急切而欢乐的心情告诉他的战士们。

  早晨,风还是刮得很起劲,可是它调转方向朝东南吹去,把满天的黑云彩都给吹开啦。蓝漾漾的天,一片一片的打云彩里露了脸。一股一股的太阳光,像宝剑似的从云彩缝直插下来。山头上山沟里,升腾起白的雾气。
  一路路的部队在沟渠和山头上运动。西北野战军的主力部队,从四面八方向沙家店地区接近。
  前晌,打沙家店正北六七里的山头上,西北野战军前线指挥所发出了彭德怀将军的命令:
  亲爱的同志们:消灭三十六师是西北战场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的开始。也是收复延安,解放大西北的开始。
  我们前线指战员应勇敢作战,务于本日黄昏完成歼灭它的任务。
                彭德怀 八月二十日
  强将手下无弱兵,猛烈的战斗在沙家店方圆的山头上展开了。那用小块白纸油印的彭总的作战命令,在我军阵地上雪片似地飘飞着……
  战斗刚打响时,陈旅长这个旅的任务突然变动了:跳过一条沟,紧急地向沙家店东北十多里的张家坪山沟中前进,准备从那里投入战斗。
  人马从山沟的小路上向前流去。
  陈旅长、杨政委带着旅指挥所的人员,站在沟里河岸上的一个小庙边。
  杨政委喊:“赶快运动!听,枪声很近。”
  陈旅长把头上的帽子往上一推,抡着一根小棍子,喊:
  “赶快投入战斗!”他看看右边陡峭而根本没有路的山坡,命令身边的一位团长:“你们的部队从这里上!”随即,他又盯着前面那个高山头,想让赵劲团的部队直扑上去。可是,前去的路上挤满了兄弟部队的战士、担架队、驮弹药的牲口。赵劲团的部队虽然拚命往前挤,运动的速度还是非常慢。
  陈旅长指着对面高山头,命令赵劲:“你们先派个得力干部带点精悍的部队,不顾一切抢占那个山头。快!”
  话没落点,卫毅高大的身躯出现在塄坎上。他衣袖卷在肘上,双手插在腰里,高声对侦察排的战士们喊:“跑步,跟我来!”他迈开稳实的大步从拥挤的人群中向前插去了。杨政委指着卫毅的后影,对陈旅长说:“卫毅上去了!”
  陈旅长说:“哦,卫毅上去咯?”
  旅参谋长说:“是啊,卫毅上去咯!”
  河槽里的小道上拥挤着士兵、大炮、牲口,……有些指挥员暴跳喊叫着,向那些挡住他们去路的人发火。命令声、叫喊声、战马的嘶叫声。
  卫毅带着二十多个侦察员,向张家坪南山上爬着。卫毅在侦察员前头走,他迈开大步,稳晏晏地,看来走得不快。可是侦察员们和他的警卫员弯下腰,拚命地跑着也赶不上他。
  山头上,雾气,天空一片片的黑云彩在飞驰。这时候,满沟的部队都运动到这座山根下,可是突然在部队的头顶上——卫毅正上的这个山头上——张家坪南山,枪声激烈起来了。
  卫毅带着二十多个侦察员一口气跑上山顶。嘿呀!敌人铺天盖地的涌来了。他们恶疯疯地射击着呼喊着,顺山梁直向卫毅他们扑来。
  卫毅从警卫员手里夺来冲锋枪,哗的扫射了一梭子。他手朝下一压,侦察员们忽地散开卧倒,一阵猛烈地射击。
  卫毅一条腿跪在地下,用尽平生力量喊:“同志们,顶住敌人呀!”他又命令通信员:“喊部队上来!跑步!”
  通信员滚下山头,在半山坡乱跳乱蹦地喊:“快呀!跑步上来!跑步上来!”
  部队拚命地向山顶爬。
  卫毅率领侦察员们和敌人拚起了手榴弹。
  卫毅看得很清楚:敌人如果占领这个山头,就会把自己旅的大部分人马压在沟里。这样,部队展不开,窝在沟里挨打,那结果是怎样可怕啊!同时,也将因此影响整个战局。卫毅被一种巨大的责任心控制了。他觉得自己要替西北战场决定性的战斗负责。他觉得毛主席、周副主席,彭副总司令,本旅战士,西北战场全体战士,把他看作是骨肉亲人的全边区的人民群众,都在望着他,都要求他把最大的忠诚拿出来。
  卫毅飞快地扫了敌人一眼,敌人黄煞煞地一片。他扑到侦察员前面,又抡出二十发驳壳枪,呐喊:“决不后退一步!”
  他的眼虎彪彪地盯着敌人,射击着,指挥着。
  “嗖——嗖——嗖”突然下降的气压,夹着短促刺耳的啸声和滚热的气流,从天空劈下来;随着炮弹轰响声,烟雾腾起了。
  这时,卫毅从烟雾中冲出来,他的思想顽强地拧住一点:
  “争取每一秒钟!”他感觉到自己的身体,突然格外巨大和宽阔,像是一座火力很强的高大碉堡,可以挡住一切冲击。敌人的面貌完全可以看清。敌人指挥官的声音,也可以听见。可是他觉得敌人在自己面前都是很小很小的。
  他看见身旁有一个侦察员“拼枪”打得真好:不瞄准平腹端起枪就打,像练习刺枪一样。可是每一发子弹都不落空,他一伸出枪梢,敌人就倒下。卫毅想:“战斗下来,要奖励他!”
  突然那打“拼枪”的侦察员,沉重地倒在卫毅身上。卫毅正在跪下射击,猛然觉得有什么东西压在自己背上,他胸脯一挺,摆开那沉重的东西,向前跑了几步,他想:“行,真行,‘拼枪’打得好,要奖励他。怎么的,不见他呐?”
  子弹在头上嗤—嗤—叫,炮弹在身边轰轰爆炸。一团团的黑烟,有时把卫毅吞没了,有时又把他吐出来。他身边的侦察员不断地有人倒下。目下,他手边还有多少人,他也不知道。他只看到,漫山涌来的敌人被阻止住了;一个手里提着望远镜的敌人倒下了。一个端着刺刀的敌人跑到离他十来步远的地方,被他用枪撂倒了。突然一颗燃烧弹,在卫毅眼前爆炸;他的衣服着了火,吐着火苗,他一骨碌在地上来回滚了几转,火还在燃烧。他脱掉衣服,扔在一边,光着膀子投弹。突然他胸部受到打击,他被猛烈地掼倒在地,脑子一闪:“怎么,我负伤了?”他看看天,天上一块块的黑云向东飞驰。“瞎扯!我没有负伤,我不能负伤!”他看到一战士从他身上跳过去,喊:“四三号挂花了!同志们听我指挥!”“共产党员,一步也不后退!”
  “捅呀!捅呀!”“决不后退一步!”战士们的喊声震天撼地。
  卫毅脑子急速地转动:“好哇,我的战士!”一股力量从心里升腾起来,流遍全身。他双手扶着地爬起来。天、地、山……一切都是绿的,活动着的。他想:“战士们需要我的声音。”
  他鼓起全身力量喊:“同志们,决不后退!”这热烘烘的声音,从战士们耳朵里流到战士们心里。
  突然卫毅发觉警卫员在身后抱住他,他暴烈地喊:“去!
  参加投弹!顶住敌人!”
  卫毅一条腿跪在地上,指挥,投弹,当他喊一声或投出一颗手榴弹的时候,胸脯的伤口就嘟嘟地冒血。他觉得头晕,天转地动,一团团的黑东西在眼前打转。身子不由自主地往上飘。他一只手支在地上,用另一只发抖的手射击。他喊,他觉得自己是用浑身力量在喊,但是这喊声连自己也听不清似的。头晕、飘摇,一切都在眼前消失了……但是他没有倒下,他一条腿跪着,一条腿撑着,两手扶地,头低在胸前,一动也不对。奋战中的侦察员们,觉得卫参谋长是在看自己胸前的什么东西。
  一千多敌人,分作十几股向卫毅他们包围。正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候,赵劲、李诚带着部队上来了。他们跑到卫毅跟前时,一看卫毅的样子,一切全都明白!
  赵劲从卫毅身旁扑过去,头也不回地向前扑去。他的脸抽动、发青;喷火的眼,看来很可怕。“用刺刀捅呀!”他大喊了一声。
  战士们像潮水一样盖下去了……他们像自己团长一样,一个个脸色铁青,咬紧牙关,怒火冲天。他们赶上了敌人,有的战士把刺刀从敌人后心穿到前心;有的战士把轻机枪的皮带挂在脖子上,平腹端起机枪,像割草一样,把敌人扫得一片片倒下……
  赵劲带领部队冲过去以后,李诚抱起卫毅,用全身力量紧紧地抱着。血从卫毅胸脯上泉涌般地流下来,浸透了李诚的衣服,浸透了这战火反复烧过的土地!虽然,卫毅已经停止呼吸,心脏也不再跳动,可是李诚总觉得他没有死。他摇他,把自己的脸贴近卫毅的脸,呼唤着,他以满腔的希望呼唤:“卫毅!卫毅!卫毅……”可是,卫毅永远不能回答同志的呼唤了!
  李诚眼珠发直地盯着卫毅的脸,胸膛里有一种什么东西在猛烈地撞击着。炮弹在他周围爆炸,子弹在脚下噗噗地叫,他听不见也看不见!
  李诚摆了一下头,要卫毅的警卫员,把卫毅的尸体背下去。可是警卫员一言不发,提着驳壳枪,向前跑去。
  李诚喊:“回来!”
  警卫员喊:“政委,让我上去!让我上去!我……”他用左手狠狠地扯自己胸前的衣服,又要向前冲去。
  李诚喊:“回来!我要你把他背下去!”
  警卫员提着手枪直挺挺地僵立在那里,脸色难看,眼睛通红,任凭子弹从他前后左右穿过。
  这时,跑过来一个通信员,弯下腰,想把卫毅的尸体拉过暴露在敌人火力下的地段。
  李诚气愤地喊:“你,你直起腰把他背下去!”
  通信员说:“政委!反正他——”李诚火啦:“反正什么?直起腰把他背下去!”
  赵劲团的部队猛烈地攻击敌人,一连夺下三个山头。……
  大炮吼叫,一阵比一阵猛烈,钢铁向敌人头上倾倒。大炮声把机关枪声压得简直听不出来。山脉摇晃着。敌人还击的千百发炮弹啸叫着划过天空,爆炸了,灰尘烟雾弥漫,太阳昏暗无光。
  陈旅长和杨政委把旅指挥所设在卫毅牺牲的山头上。山炮阵地就在旅指挥所左边一个山头上。
  山炮在猛烈地向敌人发射。炮筒每吐一发炮弹,炮身就往后一退又伸前去,喷发出火舌,雷也似的吼着。沉重的炮弹,远远地飞去,在敌人头上撕扯空气,恐怖地啸叫。当部队攻击的时候,炮弹总在敌人阵地前沿爆炸;当部队攻占敌人阵地的时候,炮火步步延伸,炮弹就在敌人阵地纵深爆炸;当敌人溃乱的时候,榴霰弹就在敌人头上爆炸。
  神勇的人民炮兵,受到战士们衷心地感谢和称赞。
  这一天敌人真是急了,十多架美国造的飞机在战士们头上轮番不息地扫射、轰炸。飞机给山炮阵地上投了二百多颗炸弹。炮手们光着膀子,戴着草帽子。飞机扫射的子弹打穿了他们的帽子,但是他们还是“四千四”“四千五”地喊着距离,发射着炮弹。炮兵营的教导员在喊:“同志们,要快!要准!要猛!”
  战士们互相鼓励:“猛摔呀!用杜鲁门的炮弹
  a杜鲁门的走卒!”
  土地被炸得发抖,钢铁碎片尖啸着飞溅在空中;沙家店周围几十里的地区里都升腾着烟雾、火光。
  抬头四望,红旗在烟火中忽隐忽现;四处都有激昂的冲锋号声;西北野战军的英雄们都在勇猛地向敌人攻击。
  战斗猛烈地进行的时候,彭德怀将军一直站在沙家店北面五六里的一个山头上。那里是彭总的指挥所。
  彭总左右站着野战军的几位首长。他们周围有避弹坑、掩体,交通壕里还有一,二十个野战军司令部的人员。指挥所左右的山头上,还有总部警卫营的战士们在那里趴着。
  电话铃响着,人们来回走着。在这战斗激烈的时刻,彭总周围形成又紧张又宁静的气氛。
  彭总沉静、严峻地站在那里,观察着,思索着。
  一位首长,放下电话耳机,从堑壕里跳出来,站在彭总旁边,用望远镜观察了一阵沙家店地区,说:“刚才,我和各纵队联系了一下,一般地说进攻还顺利。”
  彭总提着望远镜,指着沙家店东边,说:“东面!”又注意听东面的枪炮声。
  那位站在彭总身边的首长说:“东面也顺利。”
  彭总有时查看铺在地上的地图;有时,在专线电话上沉静地和前边的高级指挥员讲话,听取战斗进展的报告,下达命令。——他轻轻地在耳机中讲话,但是他每一句话一传出去,就像电闪雷鸣似地轰响在战场之上。有时候,他用望远镜观察着那些在主要阵地上向沙家店地区敌军攻击部队的进展情形。有时候,他背着手听沙家店东边七八里地方传来的炮声。有时候,简单轻松地嘲笑敌人几句:“胡宗南这个志大才疏的饭桶,什么都想要,什么都舍不得,结果把一切都丢得精光!”他身边的几位首长都笑了。
  突然九架飞机在前边山头上俯冲扫射了以后,从东边绕过来了。
  指挥所的一位首长说:“三号,飞机过来了。你站在这里太显著。”
  彭总抬头看了看那美造红头飞机,说:“他现在顾不上干涉我们!”他来回走了几步,又说,“大概,驾驶员现在也让胡宗南骂得昏头昏脑。因为胡宗南这一刻像热锅上的蚂蚁。”
  他稳重地摆了一下手,笑影从他那镇静、自信,庄严的面容上闪过。
  过午时分,一个电话员从堑壕里伸出头报告:“三号,电话!”
  彭总走过去,坐在堑壕边,拿起电话耳机,声音冷静而刚毅地说:“我,三号。”
  耳机中送出这样的话:“三号!我,‘勇敢部’。东线回头增援的一二三旅全部歼灭,活捉敌人旅长刘子奇……整个战斗进行了不到两个小时。……”原来,我埋伏在沙家店和乌龙堡当间的那支部队的指战员,站在山头上看着一二三旅从他们面前走过去以后,从北向南插下来,斩断了一二三旅和刘戡率领的五个半旅的联系。然后,他们分为两支:一支部队阻击住刘戡率领的部队;一支部队把一二三旅送到沙家店东边七八里的地方——我军伏击圈——使一二三旅在已经望见钟松率领的部队的时候,全部被歼,无一漏网。
  彭总轻轻地放下电话耳机,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脸上闪过人们很难察觉出来的兴奋光辉。
  他在专线电话上,向毛主席和周副主席报告了战斗进展的情况,又平静地对旁边一位同志说:“把这个消息通知各纵队。”从他那庄严从容的脸色看,仿佛这个初步胜利,完全是意料中的。
  过了个把钟头,情况突然变得紧张了。这紧张并不是说前边的枪炮声更猛烈了,不,枪炮声一直就猛烈得像大风吼;这紧张只是从指挥所人员的举动、脸色和眼神上表现出来的。彭总屹立在那里,长久地用望远镜观察着;一会有参谋向他报告:“三号,敌人在报话机上向胡宗南直喊:‘一○一,一○一,万分危险……’”一会又有一个参谋报告:“三号!胡宗南直叫起名字臭骂钟松,不准他突围……”彭总说:“是咯,这位总指挥胡宗南,连军事秘密也顾不得要啦!”
  下午两点钟时光,我军向各个山头上进攻的部队,已经拿下好些个重要的山头。
  旅指挥所不断地向前移着。
  陈旅长说:“老杨,再往前移吧!”
  杨政委说:“移吧,越靠前边越好!”
  这是老习惯,每次打仗他俩总是尽可能把旅指挥所往前移。
  旅参谋长把帽子推在脑后,满头大汗地来回跑着。他把指挥所组织得有条不紊,使指挥员活动时得心应手,而且他还在指挥山炮等火力。作参谋长的人,既要机动勇敢,又要勤奋耐劳,而且还要善于组织各种力量,团结各种各样的人。这位旅参谋长就是这样的人。
  杨政委指着赵劲那个团攻击的山梁,拍着陈旅长的背,高兴地呐喊:“老陈,看!那是哪一个连队,指挥的多好哇!看!那几个战士动作多巧妙!好,好!那几个战士应该当战斗英雄!”
  陈旅长脸色铁青;望远镜吊在胸前。发动攻击以后,他和旅政治委员对面说话,都要大声吼。
  原来旅政治委员指的正是第一连的部队。周大勇、王成德指挥着战士们向敌人猛扑。战士们冲到敌人阵地前沿,敌人用火力正面封锁,有几个战士很机动地跃到侧面,把手榴弹投到敌人堑壕中,然后趁着烟雾,猛扑上去占领了敌人阵地。敌人跳出了堑壕,展开了肉搏;经过十分钟激战,第一连占领了那个高山。残余的敌人滚下去了。
  陈旅长和旅政治委员看得真切,旅长着急地喊:“上去咯,敌人垮下去咯!真气死人,为什么不向纵深插?这帮小家伙!”
  话未落点,只见高山头后边的一个山头上突然闪出了红旗,出现了自己的部队。原来当周大勇和王成德快攻下第一个山头的时候,第一营教导员张培带了一个连,从敌人右翼绕过去,不但截住了第一个大山头上退下来的敌人,而且趁第二个山头上的敌人不防备的时候,猛戳上去,占领了敌人阵地。
  陈旅长看到自己部队的一把尖刀插入敌人阵地纵深,他抓起电话耳机,因为太紧张手有些抖,汗从脸上往上流。他擦了擦脸上的汗,扯起嗓子喊:“山炮营!”电线被炮弹打断。
  旅长喊:“一科长,去!要山炮向敌人纵深发射呀!快,快!”
  六门山炮一齐叫开了,每一发炮弹都击中敌人的要害。
  陈旅长高兴地喊:“打得好!打得好!不要停止,再给他几十发!”
  这时,敌人想压制我方炮火,就一连丢过来百十发炮弹。这些炮弹都落在旅指挥所周围。
  杨政委说:“老陈,敌人照顾我们了,转移个地方吧!”
  陈旅长说:“走,转移!”他虽然口里说:“走,转移!”可是还拿着望远镜在看。
  敌人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七架飞机在头上俯冲、爆炸、扫射。当飞机俯冲发出怪啸声时光,杨政委把陈旅长一把拉倒压在身下,喊:“卧倒!敌人会把你——”话没落点,敌机俯冲下来,千百条火箭穿下来,陈旅长刚才站的那个地方被子弹打得冒土花。
  陈旅长大声笑着说:“老杨,你又给了我一条命!”
  杨政委说:“这样说你也给过我十几条命咯!”
  突然,几发山炮弹轰地落在他们跟前爆炸了。
  杨政委一面吐着口里的土,一面喊:“老陈!”
  陈旅长揉着眼在咒骂。
  他俩带着旅指挥所的人员,弯下腰向左边跑去。指挥所转移了地方。
  五点钟了,太阳离西边山线只有几竿竿高。
  陈旅长用镜子观察前面部队进展的情况。各团都进展的很快,只有赵劲团的队伍在第七个山头上和敌人纠缠着。怎么搞的,赵劲他们攻击那个大山头,已经攻了有一个钟头!他们攻上去,敌人反下来,攻上去,反下来……这猛烈的搏斗,反映在陈旅长脸上。他的脸色一阵光彩而兴奋,一阵又紧张而严峻。
  杨政委跑过来,脸挨着旅长的肩膀,说:“老陈,赵劲那里不对头呀!我要电话,可是他们指挥所只有一个参谋!”
  陈旅长双手撑在堑壕沿上,手指深深地抠入土里,那铁一样的下巴,微微抖动说:“彭总要我们在黄昏全部消灭敌人。”他看了看表,“赵劲搞什么鬼!”他跑过去要赵劲团指挥所的电话,电话要不通,一个参谋带了个电话员去查线。陈旅长又用镜子观察赵劲团攻击的那个山头,脸上闪过疑惑的气色,他思量着说:“敌人这么拚命,恐怕有名堂!”他爬过去,扳住旅政治委员的肩膀,说:“老杨,看出来了吗?赵劲攻的那里有问题!”
  杨政委一直观察着赵劲团的攻击部队,他也觉得那里发生的事有蹊跷。他说:“是咯!我们的部队最少冲了十几次!老陈,我看,赵劲大概敲到敌人要命的点子上啦!”
  陈旅长觉得政治委员的话证实了自己的判断。他很高兴地抓起电话耳机,喊:“赵劲!是呀,我,七○一。+H,是咯!我知道你鼓了好大的劲。敌人很顽强?嗯,他顽强,我们能战胜他,那就证明我们比他还顽强。好部队总是拣顽强的敌人敲。嗯,什么?嗯,是呀。你觉得敌人是——”电话中回答:“完全不是,七○一,我倒觉得,我掐住敌人脖子咯!”
  陈旅长喊:“赵劲!赵劲!你真有这样看法?快,想一切办法查明情况。赵劲,最好抓个俘虏问问,立刻,我等你的回话!快。”
  过了十多分钟,电话铃得啷啷地叫起来。陈旅长一把抓起耳机。急问:“赵劲,嗯,怎么的?钟松,三十六师指挥所,一六五旅指挥所……都在那个山头上?好啊!好啊!”
  电话中送来赵劲的声音:“七○一,这是敌人最后一个山头。是呀!我们很快拿下它。对呀,把钟松给你捉来!一定。”
  陈旅长喊:“我——”电话线让敌人炮弹打断了。
  陈旅长觉得他必须马上赶到赵劲团去亲自掌握部队,攻击三十六师师指挥所占领的那个山头。因为攻下那个山头,全部胜利就捞到手了。
  这时候,电话铃又响了,陈旅长抓起耳机喊:“赵劲?——”赵劲刚回答了一声“嗯……”,耳机中又传来另外一个人的口音:“赵劲,你要向你们旅长报告我到了这里,有什么必要?怕什么!子弹又没有长眼嘛……”“哦,彭总到赵劲团指挥所了?”一阵感动而震惊的感情,随着电流流进陈旅长的心里,飞快地传遍全身。他在耳机中喊:“赵劲,三号在你们那里?你要注意保护她,而且不能让他再往前头摸。我马上就去咯。”赵劲大概拿着耳机和彭总说什么,陈兴允只能断断续续地听到彭总那镇静而从容的声音:
  “很好……一鼓作气,求得全歼……不要替我操心,我又不是新兵,还要班长带领我学打仗……”陈兴允把全身的力量集中在耳朵里,听彭总说话。
  陈旅长扔下电话耳机,说:“老杨,我去了。”他跃出堑壕。
  杨政委一把拉着他,喊:“你不能离这里,我到赵劲那里去,带领他们拿下那个阵地;你掌握炮兵,配合我攻击。我去咯!”他不容陈旅长分辩,以军人特有的矫健、敏捷,向炮火激烈的地方跑去。他一阵跑,一阵滚,又一阵匍匐前进。不一会,他的身影让炮火的烟雾遮住了。
  五时一刻,陈旅长那个旅配合兄弟部队向整编三十六师最后一些阵地发动总攻击。
  这是最紧张的时刻,人们经过整日激烈战斗,嘴干舌燥,神经紧张到极点。枪炮声好像山洪爆发,吼成一片!英雄的人民战士在强大的炮火掩护下,一次、二次、三次、四次……
  反复地在冲杀。杀声、喊声摇天动地,耳朵震得只是嗡嗡响。
  战士们突上去了。刺刀、手榴弹、肉搏……占领敌人阵地的号声响了;战场上响起了欢呼声;红旗在烟火中忽隐忽现。
  部队突破敌人最后的阵地以后,太阳已经落了。全部控制了敌人阵地的时候,已经断黑。
  敌人阵地上到处都是被摧毁的地堡和堑壕;到处丢着尸体、大炮、机枪、子弹箱和烂鞋破衣……有的部队冲上敌人阵地后,立刻就去追击了;有的部队还在清点人数,整顿组织;有的部队还在清查俘虏、武器。
  陈旅长赶来了,他问了向导,知道此地是沙家店以南十二里的风山。他要参谋们把地图铺在地下。一个参谋用手电筒照着地图。
  陈旅长看着地图对旁边几个干部说:“你们的部队全部追击去了么?”
  一个干部说:“这里还有一些部队打扫战场。”
  陈旅长说:“把其他事情放下,统统去追击!”
  西北野战军所有的部队都在猛追溃乱的敌人。
  周大勇率领第一连攻下敌人最后一个阵地时,就没有停止,继续追击,不顾一切地向敌人中间插。他心里有数:“敌人是被打散了的,再多也没有什么战斗力。”他让战士们按上级规定的记号:把白手巾绑在左胳膊上,从山头上追到沟里,从沟里追到山上;见了敌人就往中间钻,钻到中间就四面开花往外打。敌人往山下滚,往沟里跳,互相践踏,狂呼乱叫。到处是敌人牲口、死尸、伤兵、炮、枪支、背包,到处是一堆一堆放下的武器和挤在一块等待收容的俘虏。周大勇不停地派战士把俘虏们往后带。他一共捉了多少俘虏,自己也记不清。
  追了七八里路以后,周大勇一清查自己身边的战士,只有马全有掌握的一个班了。他正清查人数,眼前黑糊糊的拥来很多人,有人还低声喊:“谁!”
  周大勇脑子一转,连忙把身后边的战士一推,要他们包围敌人。他回答:“自己人!”大摇大摆地往敌人跟前走。
  一个敌人怯生生地问:“哪,哪一部分?代,代号?”
  周大勇忽地扑上去,照一个敌人鼻子上猛
  a了一拳,那人跌倒在地,周大勇抢前一步用脚踩住。
  脚下的人喊:“你是谁?你是谁?哎哟!”边喊边咬周大勇的腿肚儿。
  敌人摔过来一颗手榴弹。
  “啪!”周大勇给了脚下的敌人一枪,又一脚把那死尸踢得翻了过儿,朝另一个黑影扑去。
  马全有带着战士们从敌人两翼呼呼地喊着扑上来。敌人又投过来几颗手榴弹。战士们回了他一排子手榴弹。
  有几个敌人跟着一匹大白马猛窜。有骑马的,这个什么大官?说不定就是三十六师(军)师长钟松。周大勇不歇气地穷追。猛乍,他影影糊糊看见一个敌人,扳住马鞍正要上马。周大勇推倒两个敌人,一步抢前,揪住那个正要上马的人。那家伙也精,脖子一缩,往旁边大沟中一滚,忽隆隆下去了。周大勇一看手里,扯下了那家伙的一片衣服。他连忙往沟里摔了几颗手榴弹。接着,他扭头,飞起腿踢倒那牵马的敌人,又用膝盖顶住那人的胸脯,问:“滚下去的是谁?”
  “长官、长……高抬贵手!滚下去的,是,是师长,钟,钟松,……”周大勇好气愤啊!问:“真是?”
  “我不说假话!长官,我是个跛子。官长!钟师长三处带伤,满身是血。你看,这是他的马。我,我是马伕!”
  周大勇打着手电筒,又从地下拣起他撕下的那片衣服。一看,是衣服前襟,前襟的口袋中有钟松的名片、蒋介石的嘉奖令、胡宗南来的一份允诺提升他的电报等杂七杂八的东西。
  “追!追!追他个屁滚尿流!”周大勇带着战士从沟边往下摸着,要去搜索。他边走边独自嘟哝,满肚子的火气:“他妈的,到手的金子变成了铜,没捞住这泥猪癞狗的小子才丢人!”
  宁金山说:“连长,三十六师叫咱全给收拾了,你还长出气!”
  周大勇喊:“啰嗦!快往下溜,捉住钟松才算干净彻底!
  才算无一漏网!”

  早晨,当陈旅长睁开眼睛的时候,阳光已照在窑洞的窗户上了。他看见旅政治委员从马褡子上爬起来,走出去了。他一时记不清他们昨天晚上怎么从战场上回来,又怎么躺在这窑洞的草堆上睡到现在。闪过他脑子的最明显的念头是:胜利捞到手了!
  瞌睡还在缠磨他。他舒展了一下身子,浑身各骨节都痛,耳朵里有各种嘈杂的声音。他咳嗽了一声,嗓子是沙哑的,又干又痛。这二十多天人们是在一阵旋风似地紧张中过活的。他想,胜利,好不容易啊!二十多天,日夜急行军,冒风雨,忍饥饿,侦察,判断情况,制订作战计划,开会讨论,表决心,摸地形,挖工事,冲锋,肉搏……一件件的事情像放映电影一样,从陈旅长脑子里闪过。他想: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那几个钟头的战斗啊!一切意见,计划,决心……每一个人是胜利地活下来,还是英勇地牺牲?也都在那战斗的几小时中猛烈地经受考验。他又想起了很多战士干部的脸膛;想起团参谋长卫毅。想起了敌人遮天盖地地扑来,卫毅用无畏的英雄气魄挡住了敌人,直到忠诚的烈火烧至最后!像战争中常有的情形一样:在紧张战斗的时候,即使最好的同志和最亲爱的人牺牲了,人都很少有怜惜和难过的心情;可是战斗打罢,想起那些牺牲了的同志,人就会心如刀绞,流下眼泪。这时,陈旅长想起卫毅和其他牺牲了的同志,一阵悲痛袭上心头!他从铺上爬起来,好像要赶走自己脑子里一切翻腾着的思想感情似的!
  电话铃响了,他拿起电话耳机,说:“嗯,好,让周大勇把俘虏来的高级军官和缴获来的文件带来见我——正十二时。嗯,整顿组织;嗯,弹药要立刻补充。对呀!准备继续战斗!怎么?对的,对的。……”陈旅长像一切指挥员在战后的情形一样:浑身疲乏,脑子轰响,脸色焦黄,眼窝陷下去了。但是,他总强打精神干完自己应该干的一切事情。
  陈旅长到了赵劲团的团部,看见该团政治委员李诚。陈旅长沉下脸问:“赵劲呢?”
  “到一营去了。”
  陈旅长停了好一阵又说:“卫毅牺牲了!”下边一句话没说。但实际上是责备,“这要你们负责的!”
  李诚侧过头,望着一边,没有说什么。他知道这是无谓的埋怨,这是由悲痛变成的激怒!
  陈旅长走到门口又返回来,望着李诚那瘦削而阴沉沉的脸,说:“我们要为活着的人着想,我们没有权利为已经倒下的人悲痛!当然,——”他左手伸出来用力往下一压,再也无法说下去。他后悔自己又提起卫毅牺牲的事情,显出不愿再谈下去的神情。“李诚,派一个参谋带我到一营去。我要去看看我的战士们!”
  陈旅长走后,卫毅的亲兄弟卫刚和卫毅的警卫员走进来。卫刚头上脖子上都扎着绷带。
  李政委问:“你回来了?”
  卫刚说:“三岔湾战斗中,敌人飞机扔的炸弹把我的通信员炸掉,把我也炸得死过去。同志们都说我完了,可是以后卫生队的同志们又把我从土里刨出来,送到医院。我昨天半夜里赶回来,现在还在政治处住着。我——”李诚说:“这些,我知道。我问你为什么不多在医院住几天?为什么这样快就回来?”
  卫刚搭拉下眼皮,说:“快?我倒是回来得太慢了!”
  李诚,往日像千年的柏树一样坚实,摇不动,可是目下,痛苦搅得他心乱如麻。他突然双手扳住卫刚的肩胛,望着他的眼,声音抖动地说:“卫刚,再大的打击,我们也经受得起!经受得起!经受得起!……”卫刚的样子,这样像卫毅。李诚觉得站在他面前的人,不是卫刚而是卫毅。卫毅像是微微耸耸肩膀,诚朴而谆厚地微笑着说:“政委!战士们劲头挺足!”卫毅的警卫员把马褡子搬进来。李诚想:“他是用门板给卫毅把床支好了?”直到现在他还想不通:卫毅那样气刚刚的人,就能撇下自己的事业,永远离开了自己的同志?不会,这是绝对不会有的事情!
  卫毅的警卫员说:“李政委,参谋长只有一条老布被子,我们给他裹上了。现在要盖棺材,你是不是再去最后看一看他?……再去最后看……”李诚猛地摆了一下头,说:“不!”
  警卫员还迟疑地站在那里。
  李诚大喊:“我不去看!我不去看!你走开,你走开!”
  李诚很快地来回走着。
  突然,卫刚头顶住墙,哭了,大声哭了:“哥!让我替你去死!让我……哥!”
  李政委自言自语地说:“一个非常优秀的人倒下了!……
  党的事业需要他,非常需要!”他的胸口有什么东西激烈地涌动,血液在血管里急速地奔流。他的眼睛死死地盯着窑洞的角落,卫刚什么时候走开,他也不知道。
  突然,门外山头上齐放了几排子枪,随着枪声又是低沉悲痛的歌声: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奴隶们起来,起来!
  …………
  李诚立正站着,两眼涌出了热泪;大颗的泪珠从战火烧过的脸上滚滚而下,滴到胸前的衣服上!
  他木然不动地站了半个多钟头。
  他走到窑洞门口,看见战士们押着一群一群的俘虏,从沟渠里过;河槽里也有许多战士,来来回回忙迫地干着什么。山头上有很多游击队队员和老乡们,找寻敌人丢的枪支和子弹。
  他点起一支烟,猛吸了几口,就向连队走去。
  为了忘却悲痛,他需要把自己投入工作,投入紧张热烈的连队生活中去!
  李诚顺着山沟走去,有时候走进棘针林里,衣服给挂破了;有时候踏到泥水中,鞋子给湿透了。到连队去,到底到哪一个连队去,他也说不清。突然,在山沟的转弯处,他碰见旅政治委员杨克文。
  杨政委炯炯闪光的眼,盯着李诚说:“陈赓兵团正敲潼关的大门,快戳到胡宗南的老窠啦!”他扭转身子,指着山沟的深处,又说:“瞧,李诚!”
  李诚顺着杨政委指的方向望去,只见露营的战士们,争着阅读什么传单,高兴地呼喊:
  “陈赓兵团全部渡过黄河!”
  “西北大反攻万岁!”
  “全国大反攻万岁!”
  …………
  李诚心头涌起一种剧烈的激动的感情。他想:我们用重大的代价换来了一切啊!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